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微信群诽谤赔偿多少

微信群诽谤赔偿多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0 · 1578人看过
导读:诽谤的行为是侵权行为,实施诽谤行为的人是侵权人。具体的赔偿数额依据下列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微信群诽谤赔偿多少

一、微信群诽谤赔偿多少

诽谤的行为是侵权行为,实施诽谤行为的人是侵权人

具体的赔偿数额依据下列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

人格权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二、微信群诽谤罪如何立案

本规定的立案基准要点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存在刻意捏造某种事实的恶意行为;

第二,故意将捏造的虚假事实广为传播;

第三,诽谤行为务必是针对于特定对象实施的,但并不意味着必须具体指出涉案人员的姓名,只要根据诽谤言论的具体内容推断出受害者的身份便可;

第四,捏造事实并进行诽谤的行径必须构成情节严重的情形。情节严重,主要指的是因诽谤导致受害者精神失常或者自杀等极端状况。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在法律层面上,诽谤者的行为构成了侵犯他人权益的违法行为,而他们则被称为侵权方。在针对这一类案件进行赔偿额裁定时,我们将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首先,侵权方的过失程度和其在整个事件中的作用;其次,侵权方实施侵权行为时所采用的手段、场所以及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再次,侵权行为对受害方造成的实际影响和损害;第四,侵权方从此次侵权行为中所获得的利益;第五,侵权方是否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最后,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区的平均生活水平来确定合理的赔偿金额

网站地图

更多#名誉毁谤相关

  • 470次阅读
  • 诽谤的行为是侵权行为,实施诽谤行为的人是侵权人。具体的赔偿数额依据下列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2024-08-07 1394次阅读
  • 2024.09.02 3646次阅读
  • 369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第246条,网络空间内的暴力侵犯或恶意捏造事实诋毁他人,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受害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可请求公安机关协助取证。法院将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及刑罚。若诽谤情节严重且证据充分,被告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最终判决取决于案件细节和法官裁决。
    2024-09-18 1282次阅读
  • 2024.06.16 14845次阅读
  • 352次阅读
  • 判断微信群内是否构成诽谤他人行为以达到诽谤罪程度的重要标准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发布者必须是出于故意捏造不实的是非真相;其次,其目的必需是为了广泛传播这些捏造的内容,且这些内容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以对被害人的个人品质和名声进行贬低和损害。若在微信群内发布的不实信息被大量转发和传播,给受害人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导致其工作受到干扰、精神遭受重创等情况,那么这种行为便有可能构成诽谤罪。
    2024-09-18 905次阅读
  • 2024.09.25 3189次阅读
  • 40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名誉毁谤最新文章

遇到名誉毁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