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个人债务 > 借条诉讼期从啥时候开始算

借条诉讼期从啥时候开始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9 · 1937人看过
导读: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从权利人知晓或应知晓权益受损及义务人责任之日起算。对于借贷纠纷,若借据有明确还款期限,诉讼时效从期限届满次日算起;若无明确还款日期,诉讼时效可能从债权人主张还款或得知债务人拒绝履行之日算起。
借条诉讼期从啥时候开始算

一、借条诉讼期从啥时候开始算

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限定为三年,以权利人知晓或者应该知晓自身权益遭受侵害以及义务人责任判定那天开始算起。

所以,就借贷关系引发的纠纷来说,诉讼时效期限应自权利人所知或应当知情自己债权受侵害的那一日开始计算。

若在借据上有明确的还款期限加以标明,则诉讼时效通常会从还款期限届满的翌日开始计算。

然而,倘若借据上并未标明确切的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期限可能需要依据债权人债务人主张还款的那一天开始计算,亦或是以债权人得知或应当了解到债务人拒绝履行还款义务之日作为起点来进行考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借条诉讼期怎么计算

关于借款协议之纠纷的诉讼时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通常设定为自权利持有者得知或应该已知晓自己权益遭受损害的那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三年。倘若借款协议中已经明确约定了还款期限,那么诉讼时限便应从该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

然而,若债权人在此期间未能及时主张自身权益,有可能导致其失去胜诉的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网站地图

债权债务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个人债务相关

  • 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从权利人知晓或应知晓权益受损及义务人责任之日起算。对于借贷纠纷,若借据有明确还款期限,诉讼时效从期限届满次日算起;若无明确还款日期,诉讼时效可能从债权人主张还款或得知债务人拒绝履行之日算起。
    2024-09-05 1345次阅读
  • 2024.09.07 1889次阅读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规定,包庇罪的法定追诉时效自犯罪之日起开始核算。所谓“犯罪之日”一般是指犯罪行为实际实施的那一天。需要注意的是,包庇罪属于行为犯,也就是说,只要实施了相关行为就可视为构成犯罪。然则若该犯罪行为具有持续或继续的性质,那么其法定追诉期限应从犯罪行为结束的那一天起开始计算。
    2024-08-17 847次阅读
  • 2024.08.30 1169次阅读
  • 关于包庇罪的追诉时效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自犯罪之日起开始计算的原则。然而,何谓“犯罪之日”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引发争议,但通常被理解为犯罪事实成立之日。所谓包庇罪,其意思是指行为人为明确知晓该犯罪人身份,仍然提供隐蔽场所、财务支持,协助其逃避侦查或作伪证进行包庇的违法行为。
    2024-08-17 1033次阅读
  • 2024.02.28 1211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9条,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自批准之日起执行,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此期间,被取保候审人需遵守法律规定的限制,并配合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若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期限届满,应即解除取保候审。
    2024-09-02 1401次阅读
  • 2024.10.27 1014次阅读
  • 自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依法决定采纳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为取保候审对象的那一刻起,取保候审的期限即正式生效并且开始起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之明确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在此期间内,对于该案件的侦查、起诉以及审理工作不得有任何的停滞现象。若发现不应由刑事责任负责或取保候审期限已经逾期的情况时,应立即解除取保候审措施,同时向被取保候审人及相关单位发出通知。
    2024-09-05 842次阅读
  • 2024.09.20 1688次阅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