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如何进行财产赔偿
在涉及到道路交通事故所引发的财产损失时,我们首先会考虑让保险公司先用其提供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来进行赔偿。
若在该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尚不能完全满足事故所需的赔偿,剩余款项的赔付则遵循以下规则:
(1)如果事故是由机动车之间引发的,那么赔偿责任应由有过失的一方全权承担;
然而若双方均有责任的话,应根据他们各自的过失程度,按比例承担相应的责任。
(2)假设事故是由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间产生的,且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均未存在任何过失的情况下,事故责任应全部由机动车一方承担;
但如果能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类似于存在过失,经合理评估后,机动车一方可适当地减轻其赔偿责任;
反之,若机动车一方并无任何过失,将只须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若交通事故的损失纯属由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类别有意地撞击机动车而导致的,那么,机动车一方无需承担任何形式的赔偿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财产损失”,是指因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侵权人的财产权益所造成的损失。
二、交通事故如果没有视频还会处罚吗
在发生无监控摄像记录的交通事件时,若事态可通过双方协商得以妥善解决,当事人有权利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共识。倘若未能达成协议,则应立即使用手机进行实地拍照、保存相关证据,同时对现场环境加以保护,针对伤者要及时开展救治,并及时向警方报案,交由交警部门协调处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二条
交通警察应当对事故现场开展下列调查工作:
(一)勘查事故现场,查明事故车辆、当事人、道路及其空间关系和事故发生时的天气情况;
(二)固定、提取或者保全现场证据材料;
(三)询问当事人、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现场不具备制作询问笔录条件的,可以通过录音、录像记录询问过程;
(四)其他调查工作。
在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中,若涉及需要赔偿的情况,首先应当由机动车购买的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来支付赔偿费用。然而,如果实际赔付金额超出了保险保障范围,那么超出部分将根据各方所应承担的责任进行划分和偿付。具体来说,若该起交通事故是发生在两辆机动车之间且主要责任人无法确定,则由现有证据能够明确存在过错的一方进行完全赔偿或者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分担;如果事故涉及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间的碰撞,除非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是非机动车/行人本身的过失抑或是故意撞击造成了事故,否则在绝大多数情形中,机动车被视为主要责任方,但也可视情节作出合理的调整以降低其负责任;最后,在没有任何机动车过失行为的情况下,相关责任份额通常不应当超过事故总额的10%。尤为特别的是,若确凿无误地证实是非机动车或行人故意撞击导致了机动车发生事故的情况,那么机动车无需对此类事项负责,也不必进行赔偿。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