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后多久可以上班

取保候审后多久可以上班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6 · 1396人看过
导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取保候审期间的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需遵守多项规定,包括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及时到案、不干扰证人等。是否能在取保候审期间上班取决于其工作性质和工作地点是否违反这些规定。若工作符合规定且遵守法律,原则上可继续工作;反之,则需调整工作计划或获得执行机构批准。
取保候审后多久可以上班

一、取保候审后多久可以上班

依照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之明确规定,被依法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需遵循诸多规定,其中包含有在其所居住的市、县级行政区域内严禁擅自外出;应当在接到传唤后立即到案接受调查;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证人出庭作证;不得销毁、篡改证据或串通口供等行为。并且,执行机构有权根据实际办案状况责令被取保候审者遵守特定场所、特定人物及特定活动权限的限制,或将其证件交由执行机构临时保管。在盘点关于能否在取保候审期间正常上班这一问题时,我们务必仔细研究上述各项规定。若被取保候审者需履行职责的场所并不在其居留的市、县级行政区划之内,亦或者工作内容存在严重干扰证人生存的可能以及涉及到销毁、伪造证据等情事,那么在此类情形下,被取保候审者有必要对自身的工作计划做出合理的调整,抑或是在得到执行机构的正式批准之后才能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但倘若他的工作场所及内容均符合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也即本身并无违禁事项,那么在严格遵守法规的约束之下,被取保候审者仍可照常进行日常工作。因此,能否在取保候审期内在岗上班,须视被取保候审者的个人具体境况以及执行机构的具体要求而定。若工作场所与内容皆未触犯取保候审的法定规限,且被取保候审者已恪守所有相关法律规定,原则上是可以在取保候审期间确保按时上下班的。然而对于那些工作内容或场所与取保候审条款相抵触的对象来说,他们在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能需要对工作安排做相应的调整甚至要经过执行机构的特别许可后方能重回岗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二、取保候审后怎么申请

申请保释候审之文件需包含以下四个重要部分:

首先,载明申请人的基础身份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申请人与其被申请人之间的亲属关系、居住地址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其次,详尽地列出被申请人的初步身份信息,同时明确注明该被申请人于何时何地因何种罪行而被刑事拘留,并详细说明其目前被关押在何处;

再次,明确阐述申请保释候审的具体事宜;

最后,详细陈述申请保释候审的事实依据及理由。若由家属提出申请,建议提供一位在当地拥有稳定职业和居所的直系亲属作为担保人。在撰写此份申请时,请务必遵循规范用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依照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之明确规定,被依法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需遵循诸多规定,其中包含有在其所居住的市、县级行政区域内严禁擅自外出;应当在接到传唤后立即到案接受调查;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证人出庭作证;不得销毁、篡改证据或串通口供等行为。并且,执行机构有权根据实际办案状况责令被取保候审者遵守特定场所、特定人物及特定活动权限的限制,或将其证件交由执行机构临时保管。在盘点关于能否在取保候审期间正常上班这一问题时,我们务必仔细研究上述各项规定。若被取保候审者需履行职责的场所并不在其居留的市、县级行政区划之内,亦或者工作内容存在严重干扰证人生存的可能以及涉及到销毁、伪造证据等情事,那么在此类情形下,被取保候审者有必要对自身的工作计划做出合理的调整,抑或是在得到执行机构的正式批准之后才能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但倘若他的工作场所及内容均符合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也即本身并无违禁事项,那么在严格遵守法规的约束之下,被取保候审者仍可照常进行日常工作。因此,能否在取保候审期内在岗上班,须视被取保候审者的个人具体境况以及执行机构的具体要求而定。若工作场所与内容皆未触犯取保候审的法定规限,且被取保候审者已恪守所有相关法律规定,原则上是可以在取保候审期间确保按时上下班的。然而对于那些工作内容或场所与取保候审条款相抵触的对象来说,他们在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能需要对工作安排做相应的调整甚至要经过执行机构的特别许可后方能重回岗位。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1417次阅读
  • 取保候审阶段通常不直接影响当事人正常职业行为,但实际要依雇佣机构规定和案件性质综合判断处理。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非最终定罪。只要当事人能及时到案、不阻碍调查取证且遵守法规,就有权继续本职工作,具体需结合实际情况来看。
    2024-09-03 969次阅读
  • 2024.09.25 1874次阅读
  • 376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取保候审期间的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需遵守多项规定,包括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及时到案、不干扰证人等。是否能在取保候审期间上班取决于其工作性质和工作地点是否违反这些规定。若工作符合规定且遵守法律,原则上可继续工作;反之,则需调整工作计划或获得执行机构批准。
    2024-07-31 1013次阅读
  • 2024.07.13 1092次阅读
  • 368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遵守不得离开指定区域、不干扰证人作证等规定。理论上,只要严格遵守规定,他们有权继续工作。但能否复职还取决于案件情况和执行机构的要求。违反规定可能导致保证金没收、强制措施甚至逮捕。因此,能否工作关键在于是否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
    2024-09-02 1155次阅读
  • 2024.09.18 1265次阅读
  • 33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