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会被判刑吗
看是否造成损害。
行为人在犯罪预备阶段,自动放弃犯罪的,成立犯罪中止。
对“造成损害”的中止犯量刑时,要与轻罪的法定刑及其量刑实践相协调,即不应超过轻罪的法定刑裁量刑罚。
对于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预备阶段可以定罪吗
尽管犯罪预备行为暂时并未直接侵犯并危及罪犯客体,然而在客观上恶意地给罪犯客体带来了即将实现的重大威胁。
正因为如此,犯罪预备行为仍然具备显著的社会危害性,为此,它理所当然应受到制裁。
当务之急是要追究预备犯的刑事责任。
另一方面,考量到犯罪预备行为本质上并未真正开始实施犯罪行为,尚且未能对社会构成实际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此类预备犯,法律有条件地允许其相较于已完成犯罪行动的情况下,得到从轻、减轻或免除刑责的待遇。
《刑法》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看是否造成损害。
行为人在犯罪预备阶段,自动放弃犯罪的,成立犯罪中止。
对“造成损害”的中止犯量刑时,要与轻罪的法定刑及其量刑实践相协调,即不应超过轻罪的法定刑裁量刑罚。
对于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