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效力 > 无效协议的如何认定

无效协议的如何认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5 · 1832人看过
导读: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无效协议的如何认定

一、无效协议的如何认定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无效协议的怎么认定

契约的法律效力,主要依据于其有效性要件是否适足。

若契约具备了所有必要的条款并符合相关的法律要求,它将被视为有效并且会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执行。

然而,如果契约存在纰漏或严重欠缺有效要件,那么即使该活动已经启动,但是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不足以使其成为依法产生法律效果的契约。

据此,我们认为这样的契约被称为“无效”契约,其无法给各方带来法律束力。

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导致契约无效的因素主要有五类:

首先,无民事行为能力者所作出的民事行为

其次,行为主体与行为客体均通过虚伪的意思表示来进行的法律行为

再次,违背了法律及行政法规中有关强制效力规定的法律行为;

此外,违背公共事务道德规范的行为;

最后,行为主体和行为客体相互勾结,试图损害第三方权益的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网站地图

更多#合同效力相关

  • 310次阅读
  • 下列协议是无效的:一、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而订立的协议。二、当事人采取欺诈胁迫手段所签订的协议。三、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签订的协议,或者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自己或者自己所代理的其他人签订的协议。四、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协议。
    2024-06-20 906次阅读
  • 2024.09.10 1336次阅读
  • 489次阅读
  • 判断无效合同包括: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相对人与行为人恶意勾结侵害他人权益、无民事行为能力者缔约、虚假意愿表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以及符合其他法定特殊情况。
    2024-08-28 983次阅读
  • 2024.06.17 2314次阅读
  • 318次阅读
  •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2024-05-17 855次阅读
  • 2024.02.23 1567次阅读
  • 49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效力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效力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