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诈骗案是否取保候审

诈骗案是否取保候审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4 · 1703人看过
导读:涉嫌诈骗罪的嫌疑人能否获得保释候审,取决于多种因素。一般条件下,如预期刑罚较轻、无社会危害风险、健康状况特殊或羁押期满案件未结等情形,可申请保释。但对于累犯、犯罪集团头目、自伤逃避责任者及重罪嫌疑人,通常不予保释。
诈骗案是否取保候审

一、诈骗案是否取保候审

对于涉及诈骗罪的犯罪嫌疑人而言,其是否具备取得保释候审的资格,需在全面考虑诸多要素后作出判断。

一般而言,若犯罪嫌疑人被预测有可能适用管制拘役或单独适用的附加刑处罚

或者预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且通过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产生潜在威胁;

或者存在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孕妇或正处于哺乳期的母亲,同样通过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产生潜在威胁;

再者,若羁押期限已满,但案件尚未审理完毕,仍需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均可获得取保候审的机会。

然而,对于累犯犯罪团伙的首要分子、采用自残方式逃避调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及其他重大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等情况,通常并不允许取保候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诈骗案是否属于刑事案

判定诈骗行为是否属于刑事范畴,关键在于其是否涉及到违法犯罪的事实。

如若情况如此,那么这类事件便会被定性为刑事案件

然而,若诈骗行为涉及的金额尚未超过三千元人民币,那么就不会构成犯罪行为,仅需接受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即可。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于涉及诈骗罪的犯罪嫌疑人而言,其是否具备取得保释候审的资格,需在全面考虑诸多要素后作出判断。

一般而言,若犯罪嫌疑人被预测有可能适用管制、拘役或单独适用的附加刑处罚;

或者预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且通过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产生潜在威胁;

或者存在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孕妇或正处于哺乳期的母亲,同样通过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产生潜在威胁;

再者,若羁押期限已满,但案件尚未审理完毕,仍需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均可获得取保候审的机会。

然而,对于累犯、犯罪团伙的首要分子、采用自残方式逃避调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及其他重大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等情况,通常并不允许取保候审。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1508次阅读
  • 涉嫌诈骗罪的嫌疑人能否获得保释候审,取决于多种因素。一般条件下,如预期刑罚较轻、无社会危害风险、健康状况特殊或羁押期满案件未结等情形,可申请保释。但对于累犯、犯罪集团头目、自伤逃避责任者及重罪嫌疑人,通常不予保释。
    2024-09-02 845次阅读
  • 2024.10.13 1451次阅读
  • 338次阅读
  • 诈骗案取保候审申请获批与否依多因素评估。犯罪轻微可能判管制、拘役等,或判刑后取保不危害社会,或有重病、孕哺等情形,可取保。但犯罪情节重、累犯等,取保可能性低。
    2024-08-24 1090次阅读
  • 2024.02.25 1946次阅读
  • 455次阅读
  • 诈骗案是可以取保候审的,但是应当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2024-09-16 1346次阅读
  • 2024.09.21 1685次阅读
  • 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