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诋毁商业信誉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诋毁商业信誉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4 · 1766人看过
导读:我国刑法将诽谤商业信誉定性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犯罪行为包括捏造和传播虚假事实,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最高可判两年徒刑并罚款。根据司法解释,凡捏造散布虚假信息,导致5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或致企业连续六个月无法正常运营甚至破产,将被立案追究,不论损失金额是否达标。
诋毁商业信誉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一、诋毁商业信誉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对于诽谤商业信誉的行为,我国的刑法裁定做出了如下具体规定:

该行为被认定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其重要特征表现为对他人产生严重的损害后果或存在更为恶劣的情节。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第二百二十一条的相关规定,在以捏造和传播虚假事实的方式破坏他人商业信誉及商品声誉,致使对方遭受重大损失或是产生其他严重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将被判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拘役,并面临罚款的刑罚

同时,依据中国最高人民检察署以及公安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中的第七十四条第一款,针对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对他人的商业信誉与商品声誉进行损害的违法行为,如若导致他人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者,或虽未达到这个金额,但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也将被视为符合立案追究标准:

(一)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然对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进行损害;

(二)致使公司、企业等单位连续六个月以上无法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甚至走向破产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诋毁商业信誉既遂怎么定罪处罚?

虚构并传播虚假事实以贬低他方商业信誉,导致他人遭受重大损害或存在其他更为严重情节的行为,构成了商业信誉侵权犯罪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该行为须被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同时需支付罚金或者单处罚款;

若涉及到法人或公司等团体犯罪,则必须对单位进行罚金处罚,并且对单位内直接主管及相关人员进行上述同等处罚。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对于诽谤商业信誉的行为,我国的刑法裁定做出了如下具体规定:

该行为被认定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其重要特征表现为对他人产生严重的损害后果或存在更为恶劣的情节。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第二百二十一条的相关规定,在以捏造和传播虚假事实的方式破坏他人商业信誉及商品声誉,致使对方遭受重大损失或是产生其他严重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将被判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拘役,并面临罚款的刑罚。

同时,依据中国最高人民检察署以及公安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中的第七十四条第一款,针对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对他人的商业信誉与商品声誉进行损害的违法行为,如若导致他人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者,或虽未达到这个金额,但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也将被视为符合立案追究标准:

(一)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然对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进行损害;

(二)致使公司、企业等单位连续六个月以上无法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甚至走向破产之路。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