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抢夺国家机关印章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抢夺国家机关印章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4 · 1373人看过
导读:"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指非法获取、损毁国家机关文件,导致权利失效。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可判三年以下徒刑、拘役、管制或罚款,情节严重者(涉及大量文件、多次犯罪、非法活动、重大经济损失或恶劣影响)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及罚款。
抢夺国家机关印章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一、抢夺国家机关印章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在违反我国法律制度中,盗窃、抢夺以及毁坏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和印章等相关单位公文资料的罪行,通常被称之为“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该罪行的特征在于其通过隐秘的方式来获取、公开地夺回或损害进而导致国家机关的权利失效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触犯此项罪名犯罪分子,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同时处于适当的罚款之中。

而如果情节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则将被判处在三年及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

至于何为情节严重,主要涉及到盗窃、抢夺或摧毁的公文、证件、印章的数量较大的情况;

多次盗窃、抢夺或摧毁这些元素的行为;

在盗窃、抢夺或摧毁之后进行非法活动的情形;

可能对国家机关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严重影响国家机关声誉的情形等因素。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抢夺国家机关公文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关于“抢夺国家机关公文罪”的概念界定和构成要素包括哪些?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犯罪嫌疑人在主观形态上必须存在着明确的故意心态;

其次,在身份定位上,该类罪犯属于一般的普通社会公众,他们只要符合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且仍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就有可能涉及到这个犯罪领域;

再次,从客观事实的角度来看,犯罪行为必然表现出抢夺国家机关重要公文的相关举动;

最后,这个罪行所触犯的对象以及其受到损害的客体,都明显地指向了国家机关日常工作的顺利展开。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违反我国法律制度中,盗窃、抢夺以及毁坏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和印章等相关单位公文资料的罪行,通常被称之为“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该罪行的特征在于其通过隐秘的方式来获取、公开地夺回或损害进而导致国家机关的权利失效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触犯此项罪名的犯罪分子,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同时处于适当的罚款之中。

而如果情节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则将被判处在三年及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

至于何为情节严重,主要涉及到盗窃、抢夺或摧毁的公文、证件、印章的数量较大的情况;

多次盗窃、抢夺或摧毁这些元素的行为;

在盗窃、抢夺或摧毁之后进行非法活动的情形;

可能对国家机关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严重影响国家机关声誉的情形等因素。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