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1 · 3726人看过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都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

一、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都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四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可以领失业金

依照现行法律法规,在我们劳动者同用人单位达成共识后,可以通过协议方式解除劳动合同,进而获取失业救济金。这其中,关键环节在于用人单位须积极地、自愿地与劳动者协商以达到解除劳动合同的目的。关于失业津贴的申领,根据既定的法律框架,我们的劳动者在满足以下三个具体要求时,便可向失业保险基金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

首先,在失业之前,用人单位和个人都需按照规定足额缴纳了一整年的失业保险费用;

其次,劳动者需要证明其失业并非出于自身主观意愿,而是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外部因素导致的;

最后,劳动者还需完成失业登记手续,并且表达出明确的求职意向。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都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