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如何算超期

取保候审如何算超期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30 · 1777人看过
导读:依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之七十九条明文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越十二个月。若在此期间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未能解除对犯罪嫌疑人的取保候审措施,并且未能及时向相关当事人及其所在单位做出明确通知,则有理由认定该取保候审的执行期限已超过法定时限。
取保候审如何算超期

一、取保候审如何算超期

依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之七十九条明文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越十二个月。

若在此期间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未能解除对犯罪嫌疑人的取保候审措施,并且未能及时向相关当事人及其所在单位做出明确通知,则有理由认定该取保候审的执行期限已超过法定时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如何退款

缴纳取保候审保证金的退款程序详细如下所示:

首先,在取保候审的期限即将期满之际,负责作出该项决定的相关机构将向当事人发出解除取保候审通知书。随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需前去领取这份通知书。

最后,他们需要携带此份通知书前往之前交纳保证金额度的银行取回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保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依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之七十九条明文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越十二个月。

若在此期间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未能解除对犯罪嫌疑人的取保候审措施,并且未能及时向相关当事人及其所在单位做出明确通知,则有理由认定该取保候审的执行期限已超过法定时限。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75次阅读
  • 取保候审超期不算超期羁押。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羁押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对被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状态,两者的期限也不一样。
    2024-09-05 1221次阅读
  • 2024.09.01 1688次阅读
  • 415次阅读
  • 取保候审法定有效期限不超12个月,自批准日起算。 司法部门应据案情进展,适时解除或变更措施。 逾期未决,被指控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亲属、辩护律师可申请解除。 此措施为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手段,旨在保障程序正当与被告人权益。
    2024-09-02 1149次阅读
  • 2024.09.26 2021次阅读
  • 336次阅读
  • 依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之七十九条明文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越十二个月。若在此期间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未能解除对犯罪嫌疑人的取保候审措施,并且未能及时向相关当事人及其所在单位做出明确通知,则有理由认定该取保候审的执行期限已超过法定时限。
    2024-09-02 993次阅读
  • 2024.10.14 1335次阅读
  • 49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