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批捕后取保候审还能判刑吗

批捕后取保候审还能判刑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30 · 1740人看过
导读:根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是一种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人身权益的强制性措施,其期限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取保候审并不直接影响最终判决,是否判刑及刑罚程度取决于案件事实、证据及法律适用。批准逮捕后取保候审,不会改变是否判刑的结果,判刑与否需依法依案而定。
批捕后取保候审还能判刑吗

一、批捕取保候审还能判刑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之第六十七条与第七十九条的明确规定,取保候审乃是刑事诉讼程序中所采取的一项强制性措施,旨在维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身权利的合法权益,并确保刑事诉讼程序得以顺畅地进行。

然而,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若在此期间内,司法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确有犯罪行为,且可能面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处罚,则在案件审理完毕之后,法院可根据实际案情做出相应的判决。

倘若法院认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为有罪之人,且应承担刑事责任,那么在判决之时便可能会判处相应的刑罚。

然而,取保候审这一措施本身并不会对最终的判决结果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是否会被判刑及判刑的程度轻重,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具体事实、证据以及法律的适用等因素。

取保候审的初衷在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权利的合法权益,避免他们在诉讼过程中遭受不必要的限制,而非直接决定他们是否会被判刑。

因此,依照现行法律法规批准逮捕后再行取保候审,并不能改变最终是否会被判刑的结果,是否判刑仍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加以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二、批捕后取保候审是否有罪

刑事司法程序中,被采取取保候审的行为人,仅为其所涉诉讼的一项强制性保障措施,此并非意味着该案件已告终结或决不会产生刑罚结果。若经调查核实,确实存在犯罪事实,则必然会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而具体的量刑标准则需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然而,通常情况下,能够获得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其所涉及的案件情节相对较轻,因此,量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能性较大,甚至有可能被判处缓刑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不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之第六十七条与第七十九条的明确规定,取保候审乃是刑事诉讼程序中所采取的一项强制性措施,旨在维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身权利的合法权益,并确保刑事诉讼程序得以顺畅地进行。

然而,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若在此期间内,司法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确有犯罪行为,且可能面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处罚,则在案件审理完毕之后,法院可根据实际案情做出相应的判决。

倘若法院认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为有罪之人,且应承担刑事责任,那么在判决之时便可能会判处相应的刑罚。

然而,取保候审这一措施本身并不会对最终的判决结果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是否会被判刑及判刑的程度轻重,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具体事实、证据以及法律的适用等因素。

取保候审的初衷在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权利的合法权益,避免他们在诉讼过程中遭受不必要的限制,而非直接决定他们是否会被判刑。

因此,依照现行法律法规,批准逮捕后再行取保候审,并不能改变最终是否会被判刑的结果,是否判刑仍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加以确定。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51次阅读
  • 在侦查阶段,即被批准逮捕前,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的成功率较高,因为此时公安机关有权根据案情决定是否批准。一旦案件进入逮捕批准后阶段,取保候审的条件变得更加严格,且需通过检察院的审查。因此,尽早申请取保候审可能更有利于获得批准。
    2024-09-02 847次阅读
  • 2024.08.01 1665次阅读
  • 1492次阅读
  • 在未经逮捕便采取取保候审之措施之后,其仍有被批准逮捕之风险。 取保候审乃为一项刑事附带司法程序,并非代表该案已告终结或涉案人员必定无法获得批准逮捕。 若在此期间内,发现新的证据证实了犯罪行为的真实性,或者涉案人员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例如未经许可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城市、县区等地,均有可能使案件的发展态势产生变化,进而导致其被批准逮捕。
    2024-09-02 1264次阅读
  • 2024.07.04 1195次阅读
  • 482次阅读
  • 取保候审之后依然存在被批准逮捕的可能性。实际上,此项举措仅仅构成了司法程序中的一种刑事强制手段而已,它既无法预示着案件的审理已经终结,也无法保证涉案人必定是清白无辜的。若在其取保候审期限内,发现了新的能够证明犯罪事实及其严重程度的铁证,或者发现当事人违反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那么司法机关可以依据法定职权对案件进行进一步调查处理,采取相应的逮捕措施。
    2024-09-03 1326次阅读
  • 2024.08.31 1779次阅读
  • 41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