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多久才能进行判决

取保候审多久才能进行判决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30 · 1325人看过
导读: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9条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但并未明确规定保释后至宣判的具体时间。法律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侦查、起诉和审理工作不得中断。因此,被保释者的审判进程取决于案件复杂程度,若在取保期内未完成审判,可能会解除取保候审继续审理。简言之,保释后的审判时间不定,需视案件情况而定,超期则可能取消保释继续审理。
取保候审多久才能进行判决

一、取保候审多久才能进行判决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之规定:申请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越12个月。

然而,此项条款并没有明确指出在取得保释资格之后需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宣判,但是却严格规定了在取保候审期间,警方或检方不能停止对案情加以侦查、审查起诉以及法庭开庭等各项工作。

因此,在获得保释之后,被指控者接受法院判定其是否有罪的时间将会因具体案件的情节不同而有所区分,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在法定取保候审期限内若无法完成整个审判流程,就很可能会采取解除取保候审接着进行后续审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多少天办下来的

在司法程序中,针对涉嫌犯罪的嫌疑人和被告进行取保候审的申请,有明确的时限规定,即必须在三日之内得到批准。对于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做出的取保候审决定,法律要求其必须责令嫌疑人和被告提出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作为担保措施。

至于负责提供保证金的人士,他们应当按照规定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的特定银行的专用账户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之规定:申请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越12个月。

然而,此项条款并没有明确指出在取得保释资格之后需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宣判,但是却严格规定了在取保候审期间,警方或检方不能停止对案情加以侦查、审查起诉以及法庭开庭等各项工作。

因此,在获得保释之后,被指控者接受法院判定其是否有罪的时间将会因具体案件的情节不同而有所区分,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在法定取保候审期限内若无法完成整个审判流程,就很可能会采取解除取保候审接着进行后续审判。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437次阅读
  •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9条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但并未明确规定保释后至宣判的具体时间。法律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侦查、起诉和审理工作不得中断。因此,被保释者的审判进程取决于案件复杂程度,若在取保期内未完成审判,可能会解除取保候审继续审理。简言之,保释后的审判时间不定,需视案件情况而定,超期则可能取消保释继续审理。
    2024-09-02 1014次阅读
  • 2024.09.28 1873次阅读
  • 1408次阅读
  • 关于取保候审申请的审批时限并无明确的硬性规定。 通常情况下,受理案件机关应于收到取保候审申请后的三个工作日内,给予是否予以批准的回复。 若决定对相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需上报至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主管领导、检察院检察长或人民法院院长进行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以及《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 同时,还须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担保人或缴纳保证金。
    2024-09-03 810次阅读
  • 2024.09.25 1425次阅读
  • 372次阅读
  • 取保候审通常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健康状况不佳、罪行轻微、有固定住所和职业等条件下实施。此举旨在保障其人身安全,配合刑事诉讼流程,执行侦查任务,以及作出判决和裁决。相较于逮捕,取保候审是一种更为人道的司法制度。
    2024-09-26 1060次阅读
  • 2024.07.01 1584次阅读
  • 31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