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责任 > 交通事故逃逸方是否会被认定为全责

交通事故逃逸方是否会被认定为全责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8 · 2159人看过
导读: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逃逸将全责;故意破坏现场、伪造证据者同样担责。企图逃避责任的行为如弃车逃逸或藏匿,可能导致全责。但如有证据显示事故另有责任方,将酌情减轻其责任。
交通事故逃逸方是否会被认定为全责

一、交通事故逃逸方是否会被认定为全责

如果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存在逃逸行为的话,那么他们将会被判定负有全部的责任。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需要提醒您,当事人若存在以下任一具体情况,将需负担事故中的所有责任:

首先是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以后选择逃逸的人,其次则是蓄意破坏、伪造现场或销毁重要证据的人们。

为了避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有些当事人可能会采取弃车逃跑或者躲藏起来等措施,但请注意,如果能够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实事故的其它方面也存在过失,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责任进行适当的减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二、交通事故逃逸被抓怎么判

依据中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凡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引发重大事故,致多人重伤、死亡情况出现,或给公共及私人财产带来重大损害者,此肇事者可能面临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惩罚。

然而,若该肇事者在此后选择逃离现场,即所谓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行为,又或者产生其它特别严重的恶劣情节,那么他将有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但不超过七年的有期徒刑处罚。若因该肇事者的逃逸行为而导致他人死亡,那他则将可能受到七年以上刑期的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存在逃逸行为的话,那么他们将会被判定负有全部的责任。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需要提醒您,当事人若存在以下任一具体情况,将需负担事故中的所有责任:

首先是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以后选择逃逸的人,其次则是蓄意破坏、伪造现场或销毁重要证据的人们。

为了避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有些当事人可能会采取弃车逃跑或者躲藏起来等措施,但请注意,如果能够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实事故的其它方面也存在过失,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责任进行适当的减轻。

网站地图

更多#交通事故责任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交通事故责任最新文章

遇到交通事故责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