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协议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可否变更
在夫妻双方达成协议离婚之后,依旧享有变更抚养权的权利。
在双方离婚以后的任意时刻,无论是一方还是双方的实际情况或者抚养能力产生了重大改变,都可以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
对于子女抚养权的变更问题,往往首先会在双方之间进行协商处理,若未能取得共识,则必须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并做出裁决。
以下几种情况,是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的: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为患有重大疾病或者因为残疾导致无法继续承担抚养责任;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没有尽到相应的抚养义务或者存在虐待子女的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给子女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
3、年龄超过八岁但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子女,愿意跟随另一方生活而该方可能具有抚养能力;
4、如果存在其他充分的合法理由需要变更抚养关系的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二、夫妻协议离婚有效吗
夫妻合法的协议离婚就是有效的。离婚协议书,就是男女双方在权衡各项因素之后所达成的关于子女的抚养、家庭财富的分配以及债务承担的共识,只要这份协议是他们真实的意愿表达,且不涉及任何欺骗、威胁等不当情况,那么经过双方签字并获得确认后便会对他们产生法律上的约束效力。但是,双方必须前往其一方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递交协议离婚的申请表。在经过该部门工作人员的严格审核后,并在经过系统设定的三十日的离婚冷静期后,他们方可取得离婚证书。
然而,有关离婚协议生效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婚姻契约的解除是协议离婚的必要前提,这也是离婚协议的主要法律依据;
其次,应当尊重民事法律行为的三项基本原则: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意表明真实以及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序良俗。当然,离婚协议仅仅意味着这段婚姻关系的结束,关于财产的分配和子女抚养等事项还未真正进入实施阶段,如果他们依旧维持着婚姻关系,那么这些条款也不会真正发挥作用。因此,离婚协议之所以能够对男女双方产生法律约束力,其先决条件就是他们已经在婚姻登记机关达成了协议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八十条
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
在夫妻双方达成协议离婚之后,依旧享有变更抚养权的权利。
在双方离婚以后的任意时刻,无论是一方还是双方的实际情况或者抚养能力产生了重大改变,都可以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
对于子女抚养权的变更问题,往往首先会在双方之间进行协商处理,若未能取得共识,则必须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并做出裁决。
以下几种情况,是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的: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为患有重大疾病或者因为残疾导致无法继续承担抚养责任;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没有尽到相应的抚养义务或者存在虐待子女的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给子女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
3、年龄超过八岁但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子女,愿意跟随另一方生活而该方可能具有抚养能力;
4、如果存在其他充分的合法理由需要变更抚养关系的话。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