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到期多久给撤案

取保候审到期多久给撤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6 · 1829人看过
导读: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后,倘若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均严格遵守了相关规定,那么按照常规情况来看,应当立即解除对其采取的取保候审措施,同时将所缴纳的保证金予以全额退还。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地域差异与个人情况的区别,导致具体程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同,目前我国的法律对此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即解除取保候审的时间是没有上限设定的。为此,我们强烈建议您向警方或者法律专业人士进行咨询,以获取更详尽的信息。
取保候审到期多久给撤案

一、取保候审到期多久给撤案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后,倘若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均严格遵守了相关规定,那么按照常规情况来看,应当立即解除对其采取的取保候审措施,同时将所缴纳的保证金予以全额退还。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地域差异与个人情况的区别,导致具体程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同,目前我国的法律对此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即解除取保候审的时间是没有上限设定的。为此,我们强烈建议您向警方或者法律专业人士进行咨询,以获取更详尽的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二、取保候审到期没人找怎么办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期限最长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通常情况下,当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将会收到关于解除取保候审的书面通知。倘若在此期间未曾收到任何有关信息,您可前往公安机关查询详情。此时,通常意味着取保候审已经解除,相应的义务也无需继续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后,倘若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均严格遵守了相关规定,那么按照常规情况来看,应当立即解除对其采取的取保候审措施,同时将所缴纳的保证金予以全额退还。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地域差异与个人情况的区别,导致具体程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同,目前我国的法律对此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即解除取保候审的时间是没有上限设定的。为此,我们强烈建议您向警方或者法律专业人士进行咨询,以获取更详尽的信息。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06次阅读
  • 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后,倘若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均严格遵守了相关规定,那么按照常规情况来看,应当立即解除对其采取的取保候审措施,同时将所缴纳的保证金予以全额退还。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地域差异与个人情况的区别,导致具体程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同,目前我国的法律对此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即解除取保候审的时间是没有上限设定的。为此,我们强烈建议您向警方或者法律专业人士进行咨询,以获取更详尽的信息。
    2024-09-02 1412次阅读
  • 2024.10.08 1869次阅读
  • 336次阅读
  • 解除取保候审及撤销案件,管理权归原存疑决定机关,需正式撤案决定书。 公安批准则公安撤销,检察批准则检察决定。 撤销前,需综合评估案件,考量证据充分性、犯罪事实是否存在等核心要素,确保决定公正合理。
    2024-09-02 927次阅读
  • 2024.10.03 1847次阅读
  • 329次阅读
  • 取保候审之后是否能够撤案,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判断和决定。如果经过深入调查,确认并无犯罪事实存在,或者犯罪行为情节极为轻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甚微,不足以认定为犯罪行为,或者犯罪事件已经超过了法定时效限制等情形出现时,便有必要予以撤销。此外,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若取保候审的期限届满,而案件仍然未能得到全面且深入的侦查,那么也有可能撤销取保候审措施,但这并不代表着必然会撤案。
    2024-09-03 1433次阅读
  • 2024.10.08 1662次阅读
  • 36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