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构成袭警罪的几大要素包括

构成袭警罪的几大要素包括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3 · 2075人看过
导读:构成袭警罪需满足以下条件:行为人必须实施了针对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暴力行为,且使用了如持械、驾车撞击等危险手段。该行为须对警察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此类行为可能导致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
构成袭警罪的几大要素包括

一、构成袭警罪的几大要素包括

作为构成袭警罪的关键要素之一,应当具备如下条件:首先,行为人有实施暴力行为的事实存在;其次,行为人袭击的特定对象为正处于依法履行岗位职责的人民警察;再者,行为人在实施袭击时采用了诸如持有枪械、管制刀具,或驾驶机动车辆进行撞击等极端手段;最后,行为人的行为对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若行为人符合上述所有要素,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构成袭警罪的标准是什么

关于“袭警罪”的判定标准:本罪名所侵犯的法益乃是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人民警察正常行使执法和管理职权所设定的保护。其侵害的特定对象则为那些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正处于执行职务状态下的人民警察个体。而在客观层面上,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暴力或威胁性方式去阻碍人民警察合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法定职责,并因此给社会公共秩序和司法权威带来了严重损害的行为。只要符合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有可能构成此罪。对于那些以暴力方式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犯罪分子,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采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极端手段,严重危害到其人身安全的,则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袭警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作为构成袭警罪的关键要素之一,应当具备如下条件:首先,行为人有实施暴力行为的事实存在;其次,行为人袭击的特定对象为正处于依法履行岗位职责的人民警察;再者,行为人在实施袭击时采用了诸如持有枪械、管制刀具,或驾驶机动车辆进行撞击等极端手段;最后,行为人的行为对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若行为人符合上述所有要素,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468次阅读
  • 构成袭警罪需满足以下条件:行为人必须实施了针对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暴力行为,且使用了如持械、驾车撞击等危险手段。该行为须对警察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此类行为可能导致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
    2024-08-28 876次阅读
  • 2024.08.26 1705次阅读
  • 370次阅读
  • 构成袭警罪,需同时满足多项要求,首先,主观上必须存在故意心理,即是指行为人在知晓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依然选择针对身为法定执行职务的公安民警,采取暴力攻击的行为。其次,客观上必须要实际发生了暴力袭击的行为。此处所指的“暴力袭击”,并不仅限于对民警的身体进行直接性的击打,同样也涵盖了使用凶器或是实施足以危害到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例如,拉扯、推搡、撕扯民警的制服等可能会导致民警受伤甚至死亡的行为。
    2024-09-17 1163次阅读
  • 2024.07.22 2071次阅读
  • 449次阅读
  • 在侵犯执法人员权益的犯罪中,主观要素通常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对方是正在执行职责的警察,仍采取暴力或威胁手段阻挠。 这种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行为人明确希望阻碍警察执行职务;间接故意是行为人意识到可能阻碍但持放任态度。 过失行为不构成此类犯罪。
    2024-11-28 924次阅读
  • 2024.08.06 4916次阅读
  • 1319次阅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