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能力鉴定十级标准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来判定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伤残鉴定并无统一的鉴定标准。有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由导致的伤残适用不同的伤残鉴定标准。
十级伤残表现为:
1、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二、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评定的联系是什么
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能力鉴定乃是伤残等级鉴定之基石。就具体涉及的内容而言,劳动能力鉴定的涵盖范围更为广阔,它不仅包含对工伤(包含职业病)的鉴定,而且还针对由于疾病或者非工作原因所致的暂时性或者永久性的劳动力丧失进行判断。其主要功能在于根据医学原则对工作人员暂时性或者永久性的劳动力丧失情况作出精确的评价。相比之下,伤残等级鉴定则具有更高的专业性以及更加严谨的标准,其主要职责在于对工伤及患有职业病的员工永久性劳动力丧失的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尽管两者在工作流程以及评判依据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在某些明确的工伤(包含职业病)情形中,伤残等级鉴定与劳动能力鉴定可以同步进行。
此外,两者的申请鉴定时间亦有所区别,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时间通常为受伤人员病情相对稳定之后,而伤残等级鉴定的申请时间则通常在医疗结束之后。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伤残等级鉴定基准主要依据伤残的严重性加以划分,总共划分为十个级别,由低至高依次为一至十级伤残。第十级伤残所对应的具体症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点:1、日常生活中部分活动能力受到限制;2、工作及学习能力出现了相应程度的降低;3、社会交际能力亦有部分程度上的减弱。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