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挪用资金罪的判罚有何标准

挪用资金罪的判罚有何标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8 · 1442人看过
导读:挪用资金罪中,逾期三个月未归还或数额大用于盈利或非法行为者,将处以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如挪用本单位资金且金额巨大,刑期可升至三年以上,严重者最高可达七年有期徒刑。任何违法行为将承担法律后果,倡导大家守法自律,共同维护社会和谐。
挪用资金罪的判罚有何标准

一、挪用资金罪的判罚有何标准

关于挪用资金罪的相关刑罚如下:

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且超出三个月仍未归还,又或是虽然没有逾期那么久,但涉及的金钱数目较大并将其用于盈利活动或非法行为者,我们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如果犯罪人所挪用的是本单位资金,并且涉案金额较高的话,那么判处的刑期将会升至三年以上,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此需要提醒大家,任何触犯法律的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因此大家应当谨慎行事,尊重法律法规,共建和谐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挪用资金罪开庭怎么处理

关于挪用资金案的诉讼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是庭审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接着进入到紧张而有序的法庭调查阶段;在此之后则进入到了举证与质证环节;紧接着便是关键性的法庭辩论阶段;

最后的环节为被告人做最后陈述以及法官宣读判决书。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处理公诉案件时限应在收到起诉书副本之日起两个月内进行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在挪用资金罪的法律体系中,对于逾期不超过三个月按时归还资金或者数额较大但并未被用来进行盈利活动或其他非法行为的犯罪嫌疑人,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然而,如果犯罪嫌疑人挪用了本单位的巨额资金,那么其刑期可能会上升到三年以上,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在此提醒广大民众,任何违法行为都必将承受相应的法律制裁,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守法自律,共同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职务侵占辩护相关

  • 429次阅读
  • 1、挪用资金罪会这样处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2024-10-08 1050次阅读
  • 2024.08.15 2963次阅读
  • 383次阅读
  • 行为人利用其工作职务上的便利优势,进行挪用相关单位的资金行为,侵犯单位资金的使用权,刑法规定根据数额大小和挪用时间长短综合判断可处三年以下至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其中最低刑为拘役。
    2025-02-06 1388次阅读
  • 2024.03.01 1330次阅读
  • 490次阅读
  • 挪用资金罪判刑后是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挪用本单位资金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资金罪。
    2024-09-25 1102次阅读
  • 2024.09.06 2077次阅读
  • 38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职务侵占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职务侵占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