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财产分割 > 新民法典规定离婚财产应如何分配

新民法典规定离婚财产应如何分配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8 · 1785人看过
导读:离婚时,夫妇共同财产遵循平等分配原则,需双方同意;个人财产归各自所有。协商不成,法院介入,考虑子女利益、女性权益和无过错方权益。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权益受法律保护。
新民法典规定离婚财产应如何分配

一、新民法典规定离婚财产应如何分配

当涉及到夫妇离婚事项时,双方共享的资产通常根据平等分配的原则进行,前提是需要经过双方的共识达成。

如果双方愿意的话,他们可以共同签署分割协议来决定资产的分配方式。

具体来说,对于个人财产,这些应该始终归属于其个人拥有;

而对于夫妻共同财产部分,双方有权自由协商并决定其归属问题,若协商结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亦可选择由法院作出最终判决,在此情况下,庭审裁决将依据子女福利、女性权益以及无过错方利益等因素作为重要参考维度加以考量。

此外,还需强调对任何一方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中所享有的权益等方面进行严格法律维护及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新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怎样分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表示,对于夫妻双方在婚前所取得的财产,原则上划分为个人所有,除非通过书面协议进行约定,否则均应视为夫妻共有财产。依照该法及有关法律的特殊规定,夫妻共同签署之债务需向外提供连带责任保障;

然而,在婚姻关系内部,结合相关法律谈及的内容,我国家庭可在婚期存续期内自由达成关于所得资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共识,例如归各自所有、共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以及部分共有所属等各种模式。

值得说明的是,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不会因婚姻关系的持续存在而转变为共同财产,除非经过了相应的书面约定。如果婚姻双方并未就婚前财产做出任何书面约定,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条款,婚前财产便属于个人财产,且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长久存在而转变为共同财产。但是,如果缺乏任何确凿的证据来确定为婚前个人财产的话,在司法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类财产可能会被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在涉及到婚姻解除时的财产分配问题时,双方所共有的财产应遵从绝对平等的原则进行分配;然而,对于个别财产,原则上属于其个人所有,无需另行商讨确认。若二者未能就以上事宜达成共识,可交由司法部门进行裁判,同时将子女利益、女姓权益以及在婚姻关系中未构成过错方的一方的权益等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之内。此外,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益亦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格保护。

网站地图

婚姻家庭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财产分割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财产分割最新文章

遇到财产分割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