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况下案件可以判处缓刑
1.该案件的罪犯已被依法判决相应的拘役或者是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惩罚;
2.在综合考虑到罪犯的犯罪性质、情节以及他对于法律的认识程度以及其日后的悔改态度后,我们认为对其宣判缓刑不会对社会造成任何进一步的危害。
只有在同时具备上述两种情况且没有其他不能宣判缓刑的因素存在时,此罪犯才可以适当地被处以缓刑。
然而,如果罪犯年龄未满18岁,或是怀孕的妇女,又或者是年满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应依法宣布其缓刑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二、哪些情况下有取保候审
于以下所述之情景下,才得以提出取保候审之申请:
首先,或许可能面临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是独立适用之附加刑罚者;
其次,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罚,但在采用取保候审措施时,将不会对社会产生任何危害性;
再者,若身患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抑或正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在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时,亦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性;
最后,若羁押期限已届满,而相关案件仍未得到妥善处理,此时便需采取取保候审之措施。
《刑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若某位罪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综合考量其犯罪行为的性质以及其诚挚的忏悔及表现,且认为此等判决使他无法对社会造成持续性危害,方可准许给予其缓刑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同时符合某些特定的条件才能够得到缓刑的待遇,即罪犯必须不能存在任何其他可能影响缓刑执行的因素。此外,对于未成年人、孕妇以及75岁以上的老年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他们可以依法享有缓刑的优待和待遇。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