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缓刑考验期能否限制出境

缓刑考验期能否限制出境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8 · 1321人看过
导读:是。《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缓刑考验期能否限制出境

一、缓刑考验期能否限制出境

是。

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二、缓刑考验期间可以取保候审

在缓刑考验期间,一般无需再次采取保释候审这种措施。保释候审作为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项强制性手段,主要应用在案件审理之前,旨在保证被告在审判过程中能够按时出庭。然而,缓刑则是法院在作出判决之后,针对罪犯所采用的一种处置方式,这意味着罪犯在特定期限内无需实际执行刑罚,但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法院的监管规定。若已被宣告缓刑,便表明法院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将罪犯置于社区环境下服刑的可能性,因此,通常情况下不再需要额外采取保释候审等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第三款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是的,您说得没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罪行较轻的罪犯,应当严格遵守以下各项规定:首先,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服从监管部门的监督;其次,在被考察期间,必须按期向负责管理的司法机关汇报自己的活动情况;再者,还需遵守有关司法机关对会见客人方面的相关规定;最后,如果因特殊原因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城市、县城或搬离现居地,应事先征得考察机关的同意并获得相应批复。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404次阅读
  • 是。《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2024-06-26 1110次阅读
  • 2024.02.26 2021次阅读
  • 459次阅读
  • 缓刑考验期内,需严格遵守法律,接受全面监督,按时记录并真实报告活动情况,执行会客制度。尤其注意,迁居或离开居住地需事先获考察机关书面批准,以确保缓刑执行的严肃性与有效性。
    2024-08-21 1203次阅读
  • 2024.03.04 1269次阅读
  • 325次阅读
  • (1)拘役的考验期限最低不能少于2个月,最长不得超过1年,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不能少于1年,最高不能超过5年。(2)必须注意原判刑期与缓刑考验期限的比例关系,(3)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2024-09-05 1399次阅读
  • 2024.02.24 1553次阅读
  • 35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