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抢劫罪立案之后还能私了吗

抢劫罪立案之后还能私了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7 · 1286人看过
导读:在中国,一旦抢劫罪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原则上不允许当事人私下和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方可向法院申请从轻或减轻处罚。但若抢劫行为涉及严重情节,如入室或持械抢劫,通常不适用和解。是否能私下解决需依具体案件和法律判断。
抢劫罪立案之后还能私了吗

一、抢劫罪立案之后还能私了吗

在针对抢劫罪进行立案调查后,能否通过私人协商加以解决,这一问题实际上因具体情况差异而异。当此类案件已正式启动刑事诉讼程序时,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之相关规定,刑事案件的各方当事人均不得擅自进行私下处理,除非所涉事宜涉及到和解或刑事和解。若双方当事人能够就此达成和解协议,则可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对其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若抢劫罪属于上述法条中所提及的加重情节,例如入室抢劫持械抢劫等,那么这些情况往往并不适用于和解或刑事和解。因此,对于能否通过私人协商加以解决,还需结合具体案情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二、抢劫罪立案标准多少元以下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明确规定,如若采用暴力、威胁或其他违法手段来侵占他人财物的,必须予以立案处理。抢劫罪被视为行为犯罪,其判定并非取决于受侵财物品的金额或情节,而是根据行为人在现场实施的暴力、威胁或其他非法手段来决定。因此,只要行为人在现场采取了上述手段,不论是否成功夺取了他人财物,也不论实际获得的财物数量如何,都将被认定为抢劫罪,并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立案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当涉及到抢劫罪这一类刑事犯罪时,原则性规定为当事人双方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私下和解。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如果在某些特定情景之下,例如双方能够就和解事宜达成一致,那么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其所犯的罪行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宽大处理。然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对于一些性质较为恶劣的抢劫犯罪,比如实施了入室抢劫或者持有武器进行抢劫等行为,通常情况下并不适用于和解方式来解决问题。至于能否通过其他途径实现私下和解,则需要依据具体的案件事实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

网站地图

更多#暴力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暴力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暴力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