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如何解除限制

取保候审如何解除限制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5 · 1891人看过
导读:取保候审撤销情形包括案件审结、期限届满、强制措施变更或检察机关不起诉。法院判无罪、缓刑执行完毕或检察机关不起诉,公安局应解除取保候审。撤销后,保证金全额退还,行为限制解除。
取保候审如何解除限制

一、取保候审如何解除限制

取保候审的撤销通常出现于如下几类情形之中:即案件已经审理终结、期限依法届满、变更了强制措施以及检察机关做出不予起诉的决定等。如果发生法院判定被告人无罪,宣告缓刑,或者被告人所应服刑期已然执行完毕;亦或是检察机关裁定不予起诉的情形,这时公安局应有职责立即解除了对当事人的取保候审。在正式批准撤销之后,当事人交纳的保证金将予以悉数退还,而对其原本实施的一系列行为限制也由此得到解除。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二、取保候审如何退款

缴纳取保候审保证金的退款程序详细如下所示:

首先,在取保候审的期限即将期满之际,负责作出该项决定的相关机构将向当事人发出解除取保候审通知书。随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需前去领取这份通知书。

最后,他们需要携带此份通知书前往之前交纳保证金额度的银行取回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保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取保候审的取消情形包含了案情得以审理终结、相关期限正式届满、强制性措施发生变更或者是检察机关做出不予起诉的决定等情况。在法院依法宣判定下无罪、缓刑执行顺利完成或者是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之后,公安机关应当立即解除对当事人所采取的取保候审措施。在取消取保候审之后,当事人所缴纳的保证金将全部予以退还原主,同时有关其活动范围的限制也将随之消除。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