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盗窃1000元以上算不算刑事案

盗窃1000元以上算不算刑事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4 · 1331人看过
导读:若行为人未经许可,擅自侵占他人财产,且金额超过一千元人民币,该行为即被视为盗窃罪。盗窃罪的界定基于财产的非法占有和数额的超出标准,一旦满足这些条件,法律将予以严厉打击和制裁。因此,任何试图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财产超过一千元的行为,都将面临法律的追究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盗窃1000元以上算不算刑事案

一、盗窃1000元以上算不算刑事

行为人盗取他人财产超过一千元人民币的,那么其行为就构成了盗窃罪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盗窃公私财物的价值达到一千元以上时,应当被视为情节轻微的'数额较大'。对于此类犯罪行为,法院将依法判处被告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同时还会对其进行罚金处罚。关于盗窃罪的数额认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以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二、盗窃100元和盗窃罪的区别是什么

对于盗窃金额仅为100元之轻微犯罪行为,尚未达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因此不能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进行定罪量刑。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可对其处以五日至十日的行政拘留,并且处以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情节较为严重者,则处以十日至十五日的行政拘留,并且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然而,对于盗窃犯罪,刑法设定了明确的立案标准,具体包括:

1.盗窃公私财物价值达人民币一千元以上;

2.在两年内实施盗窃行为三次以上;

3.非法侵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且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进行盗窃;

4.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

5.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等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倘若犯罪者在未得到授权的情况下私自侵占他人财物,且涉及的总值超过了一千元人民币,那么此种行为便会被视为是盗窃罪行。判定盗窃罪所依据的评判标准包括对财产的非法占有以及所涉财物超额的数量,只要这些因素都能够得到确认,那么司法系统将会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进行打击并施以惩罚。因此,无论是谁企图利用不法途径去获取他人财产价值超过一千元的,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法律的追责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437次阅读
  • 支付企业员工五千元款项是否构成行贿行为? 赠送五千元不构成行贿罪。行贿罪的立案门槛为一万元人民币。行为人谋求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公务人员贿赂,金额达到或超过一万元者,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4-09-06 851次阅读
  • 2024.09.29 4209次阅读
  • 372次阅读
  • 法定节假日未出勤不构成旷工 旷工指工作者无正当理由且未经许可未在规定时间内在指定场地出勤。公众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是劳动者休息时间,非正式工作时间,因此未出勤不视为旷工。
    2024-09-13 900次阅读
  • 2024.08.05 14545次阅读
  • 415次阅读
  • 若商品房销售方未能在预定的时间区间内交割房地产,即构成所谓的延迟交付。在此种情况下,买方有权向卖方提出书面警告通知,并就合同的最终履行期限与其达成新共识。如买方已发出此类催告,并超过了三个月,那么其即拥有了解除合同的权利,并要求卖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024-09-12 1154次阅读
  • 2024.09.17 3880次阅读
  • 35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