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债务可以放弃继承遗产吗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继承人有权放弃遗产继承。关于放弃遗产继承的具体时限与方式,应明确规定于遗产处理之前,也就是说,必须以书面形式做出明确之放弃继承的声明;若未表达出任何弃权之意向,便视作同意接受遗产继承。
此外,对于受遗赠人而言,应自得知自己获得遗赠之日起六十日内,以书面形式表达是否愿意接受此项赠与;到期仍未表达意向者将被视为已自动选择放弃该遗赠。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二、有债务可以起诉离婚吗?
身负债务之责者依然享有依法提起离婚诉讼的权利。
然而需注意,对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债务,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然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除非在事前已达成特殊书面约定,否则此种情况下所欠债务通常被视为夫妻双方间的共同债务。在离婚过程中,男女双方有权就共同债务的承担方式进行协商并作出相应的约定。然而值得强调的是,这种约定并不具备对抗善意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效力。为了维护公平正义,债权人仍可对解除婚姻关系后的夫妻二人提出债权主张,而作为共同债务人的其中一方则须对此类共同债务承担起连带清偿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依据现行的法律规定,继承人在被继承人去世之后,具有权利选择是否继承其遗产,然而这一权力的行使需要通过书面形式予以确认,并需要在财产处置之前做出决定。若是未能及时对此进行声明,则将会被视作已经默认同意继承的事实。对于那些获得遗赠的人来说,他们也需要在知悉遗赠内容后的60天内向相关方面提交书面说明,表示自己是否愿意接受这份馈赠,如果逾期没有回应,那么就会被视为自动放弃该项权利。这些严格的规定旨在保证财产处理过程中的清晰度与高效性,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因为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的态度不明确而引发的纷争。因此,无论是继承人还是受遗赠人,都应该严格遵循这些时间限制以及书面表达的要求,以确保遗产能够依照遗嘱或者法定程序得到妥善的分配。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