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充话费有没有可能是洗钱罪

充话费有没有可能是洗钱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1 · 2074人看过
导读:《刑法》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洗钱罪是掩饰隐瞒特定严重犯罪所得财产及收益来源性质。单纯充电话费一般不构成洗钱,因其是常见消费行为。但若是为掩盖特定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来源性质而充话费,则可能涉洗钱罪,如非法获取资金后为他人充话费掩盖来源,就可能涉嫌。总之,充话费本身不构成,目的是掩盖则可能构成洗钱罪。
充话费有没有可能是洗钱罪

一、充话费有没有可能是洗钱罪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的明确阐述,所谓洗钱罪,乃是指为了对掩盖或隐瞒特定种类的严重犯罪行为(如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以及金融诈骗犯罪等)所获得的财产及其收益的来源与性质进行掩饰或隐瞒,而实施的各种行为。单纯的充值电话费用本身,并不足以直接构成上述各类犯罪的洗钱行为,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值电话费用属于一种常见的消费行为,通常情况下不会涉及到掩盖或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及性质。然而,若充值电话费用的行为是为了掩盖或隐瞒上述各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与性质而实施的,那么这种行为就有可能被视为洗钱罪。举例来说,倘若某个人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了巨额资金,然后再通过为他人充值电话费用的方式来掩盖这些资金的非法来源,那么这样的行为便有可能涉嫌洗钱罪。总而言之,虽然充值电话费用本身并不构成洗钱罪,但是如果其目的是为了掩盖或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与性质,那么这种行为就有可能被认定为洗钱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提供资金帐户的;

(二)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账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

(四)跨境转移资产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充话费充错了号码该怎么办

若发生电话费用误充错误至他人而对方拒不退还的情况,这是一种极具争议的法律行为。这种现象被视为一种不当受益的行为。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受害人有权对此行为提出正式指控并要求肇事方依照相关规定归还所误充的话费。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诉讼结果如何,都无法直接要求被告支付现金形式的赔偿。唯一能够接受的原告的请求方式,是请被告协助将正确的话费重新汇回原告的手机账户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

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