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在群里谩骂侮辱人触犯法律吗

在群里谩骂侮辱人触犯法律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0 · 2656人看过
导读:在微信群内肆意谩骂与侮辱他人可能涉及法律问题。若仅是言语挑衅,未构成犯罪,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若严重伤害他人名誉权,构成侮辱罪,受害者可向法院起诉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为《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相关规定。具体法律条文和处罚标准需根据案件实际情况确定。总之,此类行为可能违法,具体需根据行为性质和不良影响判断。
在群里谩骂侮辱人触犯法律吗

一、在群里谩骂侮辱人触犯法律

当我们谈论在微信群内肆意谩骂与侮辱的行为时,这无疑涉及到了法律问题,而其具体是否构成违反法律及如何处罚,往往需要根据这类行为的性质及其产生的不良影响来作出判断。下面,我们将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如果这类行为仅仅是言语上的挑衅,并未达到足以触发法律条款作为犯罪处理的程度,那么,相关人员可能会面临治安管理处罚。在此种情况下,被侮辱的一方便有权向公共安全机构提出控诉,请求对源头嫌疑人实施治安处罚

然而,如果这类恶劣行径已经严重伤害了其他人的名誉权,使得受害者在群体中的声誉受损或者名誉扫地,那么,这就有可能构成了侮辱罪。在这样的情况下,受害者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至于法律依据方面,我们可以参考《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法》中有关侮辱罪的相关规定。具体的法律条文以及处罚标准,则需根据每起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加以确定。总的来说,在微信群内肆意谩骂与侮辱他人的行为,确实存在触犯法律的可能性,而具体是否构成违法以及如何处罚,则需要根据行为的性质及其产生的不良影响来作出判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在群里骂别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涉及到侮辱罪的问题。侮辱罪是一种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犯罪行为,通常采用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损害他人的名誉,情节十分严重时即可认定为犯罪。这种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与名誉权利,这些权利是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基本人身权益。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犯罪行为的犯罪对象仅限于自然人,不适用于单位。

同时,也有可能构成侵犯名誉权或诽谤。当对方通过手机群展开攻击性言论时,您有权向法庭提起诉讼

然而,这类诉讼需要技巧性的提出,若诉讼理由不合规,可能会面临法院的回绝支持。需要区别的是,如果此类案件并非在朋友圈或公开场合公然实施的侵扰行为,那么其无法定性为“侵犯名誉权”或“诽谤”,而应以“一般名誉权纠纷”作为案件的出发点,并将诉讼请求适当地降低,以“赔礼道歉”为主导诉求较为妥当。在群组中散布攻击性言辞无疑是违法行为,可能会导致治安处罚;若攻击造成严重后果的话,如导致受害者精神失常或自杀,或者对受害者的人格和名誉产生极具严重性的打击,还有可能构成侮辱罪,进而承担刑事责任。

至于群组中攻击他人是否构成散布不实信息的立案标准,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有确实的犯罪事实存在,其次要依据法律法规,公安机关应对此犯罪事实给予刑事责任的追究。如果已经存在确凿的犯罪事实,但是根据法律规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就不能够进行立案处理。针对群体中的恶意攻击属于公然侮辱他人,在公共场合公开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属于法定的违法行为,可以对这类行为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第九十八条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网站地图

损害赔偿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名誉毁谤相关

  • 故意侮辱或谩骂他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可能面临行政拘留和罚款。若构成犯罪,则触犯《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最高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刑罚。对于线上侮辱行为,受害人举证困难时,法院可要求公安部门协助。
    2024-09-18 838次阅读
  • 2024.08.13 37531次阅读
  • 如果侮辱谩骂他人的情节严重到构成了侮辱罪,就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法律中的侮辱罪,指的是当事人采用暴力手段或其他方式,不加掩饰地贬损别人的人格,破坏别人的名誉。
    2025-02-17 1276次阅读
  • 2024.07.17 3017次阅读
  • 如果侮辱谩骂他人的情节严重到构成了侮辱罪,就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法律中的侮辱罪,指的是当事人采用暴力手段或其他方式,不加掩饰地贬损别人的人格,破坏别人的名誉。犯侮辱罪的人是因为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与名誉权,而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是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
    2024-10-19 1201次阅读
  • 2024.07.17 2457次阅读
  • 网络侮辱、谩骂行为若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意图诽谤他人,可能触犯刑法中的诽谤罪。根据法律规定,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处罚。若诽谤行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被害人举证困难时,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请文明上网,避免违法行为。
    2024-09-18 1427次阅读
  • 2024.03.02 3114次阅读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行为,该侮辱谩骂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侮辱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025-02-16 1231次阅读
  • 2024.08.07 629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名誉毁谤最新文章

遇到名誉毁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