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抵押担保 > 微信上说担保上法律上有效吗

微信上说担保上法律上有效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0 · 3274人看过
导读:微信中的担保承诺,如符合合同法规定的要件,且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并表达真实意图,则在法律上具有效力。但建议正式签署担保协议时,应明确担保方式、范围和期限等关键条款,以确保协议合法有效。
微信上说担保上法律上有效吗

一、微信上说担保上法律上有效吗

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聊天工具,其所出具的保证书若符合合同法规定的订立要件,且债权人担保人皆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表达了真实意图,则此项保证应当被认为是合法和有效的。因此,我们强烈建议您在正式签署担保协议时,务必对以下几个关键环节进行详细界定:担保方式、担保范围以及担保期限等重要条款。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

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二、微信上私聊骂人犯法么

具体情况应依据事实进行判断。若此种侮辱性言论仅属纯粹的侮辱性质,并未对当事人产生重大影响或造成实质损害,那么这将被视为违规行径;然而,倘若该言论引起了严重的后果(如导致受害人产生自杀倾向、精神错乱等),那么则有可能被定性为侮辱犯罪,受害方可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在公共场合公开侮辱他人或捏造虚假信息故意诽谤他人,且情节恶劣者,将面临低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甚至剥夺政治权利刑罚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网站地图

更多#抵押担保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抵押担保最新文章

遇到抵押担保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