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检察院认定诈骗的依据有哪些

检察院认定诈骗的依据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09 · 1563人看过
导读:检察院判定诈骗行为主要依据: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使用欺骗手段获取较大金额;犯罪主体为具备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企业法人;行为人明知且故意非法获取公私财物。符合这四项要素即构成诈骗罪。
检察院认定诈骗的依据有哪些

一、检察院认定诈骗的依据有哪些

当符合以下四项基本要素时,则被视为构成诈骗罪:1、犯罪的客体:即侵犯的是公共财产个人财产的所有权;2、犯罪的客观方面:其展现的行为形式主要是通过使用欺骗的手段来获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产;3、犯罪的主体条件:犯罪主体可以是任何自然人或者企业法人,只要他们具备了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年龄和相应的法律能力就足够满足犯罪要求;4、犯罪的主观特征:包括行为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持有明确的故意认知,而且这种故意的行为目的是企图非法获取公共或者私人财物。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检察院认定交通肇事罪标准是多少

关于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认定基准主要涵盖以下方面:肇事者在实施道路交通活动过程中违反相关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酿成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一名以上人员伤亡,或者致使三名以上人员受伤程度严重,亦或是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五十万元及其以上。一般情况下,重大交通事故被定义为造成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或者公共财产以及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以上数额。除此之外,肇事者还必须对所引发的事故承担主要责任或完全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司法机关对于诈骗行为的判定基准主要包括:该行为对公共和私人财物所有权造成了侵害,同时利用欺骗性的手法攫取了较大数额的财务;犯罪实施者必须是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个人或者企业法人;行为人在实施诈骗行为时,必须明确知晓其行为的违法性并且有意为之,以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的公私财物。只要以上四个要素得到满足,便可被认定为诈骗罪行。

网站地图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金融诈骗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