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罪限制减刑吗

交通肇事罪限制减刑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07 · 1425人看过
导读:符合减刑标准的罪犯,如阻止犯罪、有重大发明创新或突发事件中表现卓越,可依法减刑。执行机构需向中级以上法院提交申请,法院审查后裁定减刑。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减刑。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自裁定起算,有期徒刑罪犯需服满原判二分之一,无期徒刑罪犯须执行十三年以上,表现良好者可考虑假释。特殊情形可经最高法院核准。
交通肇事罪限制减刑吗

一、交通肇事罪限制减刑

只要符合减刑标准,便可依法得到减刑之惠。

依据我国有关法律规章,凡能够阻止他人实施犯罪行为或具有重大发明创新贡献者,或是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展现卓越表现者,均有权获得依法减刑之恩典。关于罪犯减刑之事,由执行机构向中级及以上级别的人民法院提交减刑申请报告。人民法院应组织合议庭进行全面审查,若罪犯确实存在悔过自新或立功表现,则应裁定予以减刑。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擅自减刑。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自裁定减刑之日起开始计算。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需服满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实际执行刑期须达十三年以上。若其能严格遵守监规纪律,积极接受教育改造,且确有悔改表现,并无再次犯罪之虞,方可考虑假释。如遇特殊情形,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二、交通肇事罪可以判管制吗

在满足特定条件的前提下,犯罪嫌疑人可以寻求保释。通常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面临诸如管教、拘留抑或有期徒刑等刑罚后果。

然而,在成功取得保释后,他们将不再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只要向执法机构提出申请,便有可能得到批准。

然而,在办理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还需提交保证金或提供担保人作为保证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倘若某些服刑犯符合特定减轻刑罚的规定,例如在制止犯罪行为过程中有突出贡献、拥有重大科技研发成果或者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展现出卓越的能力和勇气,那么他们便可以依据法律法规获得相应的减刑待遇。然而,这一切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审批。首先,执行机构必须向中级以上的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进行全面的审查并最终作出是否给予减刑的决定。在此期间,任何未经批准的擅自减刑都是不被允许的。对于那些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来说,如果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将其刑期减为有期徒刑,那么从裁定之日开始计算;而对于那些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而言,他们必须要服完原判决的二分之一刑期,而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他们则需要至少执行13年以上的刑期,只有在表现优异的情况下才会被考虑予以假释。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还可能需要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核准。

网站地图

更多#交通肇事相关

  • 462次阅读
  • 符合减刑标准的罪犯,如阻止犯罪、有重大发明创新或突发事件中表现优秀,可依法减刑。执行机构需向中级以上法院提交申请,法院审查后裁定减刑。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减刑。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自裁定起算,有期徒刑罪犯需服满原判二分之一,无期徒刑罪犯须执行十三年以上,表现良好者可考虑假释。特殊情形可经最高法院核准。
    2024-09-18 1329次阅读
  • 2024.10.14 1285次阅读
  • 307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刑罚减轻取决于囚犯的改造表现和立功情况。减轻后的刑期有法定最低限制,如无期徒刑至少执行13年,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至少执行25年。对于交通肇事罪,刑罚减轻上限需结合个案分析,但减轻后刑期一般不超过原判的一半。具体减轻幅度需依法审慎评估。
    2024-09-05 898次阅读
  • 2024.09.30 1919次阅读
  • 324次阅读
  •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明确规定,交通肇事罪的成立并无特定的场所限制。只需行为主体在违反交通运输安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酿成了严重的事故后果,致使多人遭受重伤乃至丧失生命,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便可判定其触犯交通肇事罪。因此,无论在繁华的城市街道,静谧的乡村小道,抑或是其他任何公共区域,只要出现上述类似情况,都有可能酿成交通肇事罪。
    2024-09-09 1332次阅读
  • 2024.07.04 9125次阅读
  • 41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交通肇事最新文章

遇到交通肇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