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是多少
关于挪用资金罪的立案基准,据我国相关法律条款明文规定,该犯罪行为涉及到的立案门槛定在了六万元人民币以上。在此基础之上,若工作于公司、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职员,通过职务便利,擅自将所在单位的资金移作私人性用途或借予他方,涉案金额累积达到一定额度且在三个月内未能偿还,或者虽然未满三个月,但涉案金额较大并用于营利性活动,抑或是从事非法活动,则应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对于那些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特别巨大的,或者虽然数额较大但未能及时返还的,则应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二、未成年挪用资金罪量刑标准有哪些
对于构成犯罪者,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拘役。若行为人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而如果其挪用资金数额特别巨大,则将被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挪用资金罪的立案门槛设定为挪用60,000元人民币或者等值外币以上。倘若公司、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中的工作人员侥幸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单位资金擅自挪作个人使用或者借给他人,且涉案金额累计达到一定标准并且在三个月之内未能偿还,或者是将其用于谋取私利或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那么就应当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然而,如果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未能及时归还,则应当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