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欠工资不发,给所有股东打电话犯法么
依据我国现行《劳动合同法》的明确规定,拖欠劳动者薪资无疑构成违法。若企业未能按时履行支付员工薪酬义务长达一个月之久,即严重触犯了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底线。在此情况下,作为权益受损方的劳动者有权采取一系列合法有效的维权途径以保障自身权益,例如,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敦促其尽快支付拖欠薪酬;或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反映,请求介入处理;劳动者亦可依法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对于仲裁裁决结果不满的当事人,可在收到仲裁文书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
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公司欠工资未写欠条怎么办
倘若员工在工作中遇到拖欠薪资且没有收到欠条的问题,那么他/她完全可以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之规定,向案发地所在的当地人民法院提交支付令申请。当劳动者选择通过工会来捍卫自身权利的时候,他/她需要遵守第七十八条的规定。这一条明确表示了工会在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方面的职能,他们有义务在劳动者提出劳动仲裁或者发起诉讼时给予全力支持与协助。另外,依据第七十九条的规定,任何社会团体以及个人都拥有对违反本法规行为进行举报的权力;而地方县级及以上级别的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则必须在接到举报后,立即展开核实与处理工作。因此,劳动者可以毫不犹豫地向劳动行政部门揭露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依据我方的《劳动合同法》法规,拖欠员工薪资的现象被视为违法行为。如果企业未能及时履行其为员工发放薪水的义务超过了规定期限,那么作为劳动者,您就有权利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您可以考虑通过与雇主进行积极的沟通与协商,来促使他们尽早地支付拖欠的薪资;其次,您还可以选择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申诉。然而,如果对于仲裁的结果仍然感到不满意,您还有权在收到裁决书后的15天内,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此,我们强烈建议您要充分利用法律赋予您的合法途径来维护自身的薪资权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