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入职签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

入职签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07 · 1253人看过
导读:签署劳务合同时,需关注以下要素:确认用人单位合法性,正式合同需书面签订,非全日制可适度放宽;明确劳动报酬,避免口头承诺;试用期最长六个月,且需明确转正后待遇;规定劳动报酬支付方式和日期。确保合同内容清晰、合法,避免后期纠纷。
入职签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入职签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入职签署劳务合同时,以下几个重要因素需要特别留意和关注:

首先,在签署合同之前,务必要核实并确认您所应聘的用人单位是否具有合法有效的用工主体资格

其次,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正式的劳务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但对于非全日制的用工模式则可适度放宽要求;

再者,为了避免后期可能出现的纠纷,关于劳动报酬的问题应在合同中清晰明了地进行规定,尽量避免以口头承诺或默契的方式来处理;

此外,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试用期的期限最长不能超过六个月,如果仅仅在合同中约定了试用期而没有明确转正后的薪资待遇等内容,那么这样的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最后,关于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以及具体的支付日期也应该在合同中予以明确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二、入职签合同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签署雇佣合约之时,务必要确保您所选择的雇主具有正式开展工作所需的法律资格认证。关于这点,在签订合同时务必予以确认。

其次,为了保证合同合法性和有效性,我们建议所有的雇佣关系都应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除非是针对非全日制员工的特殊情况。

第三,对于劳动报酬的具体金额以及支付方式和时间,必须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以防止出现任何不必要的纠纷。

此外,根据相关法规,试用期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如果只在合同中约定了试用期,那么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最后,还需注意的是,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节问题也需要在合同中加以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第一款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在缔结劳务关系之初,务必审慎细查以下关键要素:首先是务必核实用工主体的合法资质;其次,严格遵循法律要求,以书面形式签订正式劳务协议;对于非全职工作岗位,可以适当放宽相关规定;再次,务必明确约定劳动报酬,避免仅凭口头承诺;最后,关于试用期的期限,根据法律规定,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同时必须明确约定正式期满后的薪资待遇。为了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纷争,务必要保证合同条款清晰明了,并且符合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 480次阅读
  • 入职签订合同注意事项:1、熟悉国家劳动法规定。2、国家规定:签订1年合同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签订3年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3个月;3、试用期工资、转正后的工资应该在合同中写明。4、合同上应该写明每个月何时发放工资,企业不能拖欠、拖延职工工资的发放。5、五险一金的购买比率,每个月扣多少钱。
    2024-09-05 1489次阅读
  • 2024.07.31 1238次阅读
  • 349次阅读
  • 签署劳务合同时,需关注以下要素:确认用人单位合法性,正式合同需书面签订,非全日制可适度放宽;明确劳动报酬,避免口头承诺;试用期最长六个月,且需明确转正后待遇;规定劳动报酬支付方式和日期。确保合同内容清晰、合法,避免后期纠纷。
    2024-09-13 1110次阅读
  • 2024.06.24 2116次阅读
  • 399次阅读
  •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2、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2024-10-09 1494次阅读
  • 2024.05.17 1177次阅读
  • 43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