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事故逃逸,不构成犯罪,扣多少分

交通事故逃逸,不构成犯罪,扣多少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05 · 1547人看过
导读:若交通事故后逃逸,虽之前交通违法未触犯刑法,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依法罚款200至2000元,并处最高15日行政拘留,吊销驾照且不得再申请。若行为构成犯罪,将受刑事诉讼追究。逃逸者将终身禁驾。交通肇事逃逸指逃避法律责任逃离现场,触犯刑法中“交通肇事”罪行。交通肇事罪因违反交通法规导致重大事故,致伤、致死或财产损失,应受刑事惩罚。
交通事故逃逸,不构成犯罪,扣多少分

一、交通事故逃逸,不构成犯罪,扣多少分

倘若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有实施逃逸行为者,然而在此之前所涉及到的交通违法行为尚不至于触犯刑法,那么此种情况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条款赋予的权力,对其施予数额在200至2000元之间的罚款作为行政处罚

另外,交通管理部门还可同时处以最高至15日的行政拘留,并将驾驶执照予以吊销,而且这类失范主体从此以后无法再次申请新的机动车辆驾驶证,同时也必须对其在此次事故中所产生的所有不良后果承担全部责任。倘若在此类事件中,经过调查及核实,发现当事人的行为已经严重到构成犯罪的话,那么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法规,当涉及到重大交通事故时,一旦罪名成立,责任人将会受到刑事诉讼的追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亦会签发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命令。只要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都会对此采取行动,不仅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而且终身禁止其申领新的机动车驾驶证。交通肇事逃逸,即是指行为人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规避法律责任的追究从而选择逃离现场的行为方式。符合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的交通肇事逃逸触犯的则是刑法中关于“交通肇事”的罪行。交通肇事罪,则是指因为违反了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并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最终致使他人人身受到严重伤害或死亡、以及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后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范应当给予其相应刑事惩罚的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尚不够刑事处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有违章行为和交通肇事行为的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判几年需要分情况进行分析:

1、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如果有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事故逃逸被抓怎么判

依据中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凡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引发重大事故,致多人重伤、死亡情况出现,或给公共及私人财产带来重大损害者,此肇事者可能面临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惩罚。

然而,若该肇事者在此后选择逃离现场,即所谓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行为,又或者产生其它特别严重的恶劣情节,那么他将有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但不超过七年的有期徒刑处罚。若因该肇事者的逃逸行为而导致他人死亡,那他则将可能受到七年以上刑期的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倘若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有逃逸行为的,即使在此之前的道路交通违章行为尚未达到刑法规定的范围之内,然而,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仍有权对其进行处罚,包括处以2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罚款,以及最高达15天的行政拘留,同时还会被吊销驾驶执照,并且在未来的时间内都无法再次提出申请。如果该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那么将会受到刑事诉讼程序的追究。对于那些选择逃逸的人来说,他们将会面临终身禁止驾驶的严厉制裁。所谓的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离现场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刑法中属于“交通肇事罪”范畴。所谓的交通肇事罪,是指由于违反了交通规则,引发了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后果,因此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和惩罚。

网站地图

更多#交通肇事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交通肇事最新文章

遇到交通肇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