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合伙人如何认定
然而,要构成共同犯罪,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首先,主体要件要求共同犯罪的实施者必须是两个或以上的自然人;
其次,客观要件则强调各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作为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合同签了有效吗
若合同因被欺骗而签订,当事人可主张对合同予以撤销,如此一来,合同自始无效。若不采取行动撤销该合同,那么它仍然具有效力。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某一方采用了欺诈手段,使得另一方在没有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署了该民事法律行为,那么受到欺诈的一方有权利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要求对该行为予以撤销。
另外还有规定指出,如果第三人实施了欺诈行为,使得另一方在没有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署了该民事法律行为,并且对方已经知晓或应该知晓该欺诈行为,那么受到欺诈的一方同样有权利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要求对该行为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