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孕期被裁员补偿标准

孕期被裁员补偿标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29 · 3257人看过
导读:孕期解雇赔偿标准:每工作满一年,需支付一个月工资的双倍作为经济补偿。孕期、产期、哺乳期女性,除非有严重不良行为或过失,否则雇主不得单方面解聘。受影响的员工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获得相应赔偿。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
孕期被裁员补偿标准

一、孕期被裁员补偿标准

涉及到对孕妇进行裁员的情形,应当按照其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即需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双倍金额作为经济补偿。对于怀孕期间雇佣关系的终止来说,这无疑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任何女性劳动者在孕期、产期、以及哺乳期内,除非存在极为严重的不良行为或过失,否则所在企业均无权单方面解聘其劳动合同。一旦遇到此类问题,当事人有权选择要求继续履行原有的劳动合同条款,同时也可要求雇主提供相应的赔偿金

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对这类案件有明确的规定,即应对受裁员影响的员工给予其工作年限每满一年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双倍金额作为经济补偿。

劳动法》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孕期被调岗可以申请哪些赔偿

针对孕妇在工作期间所遭遇的岗位调动及薪酬降低的情况,相关的赔偿标准为按照两倍经济补偿金的金额进行支付。依照我国现行的劳动法规定,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以员工怀孕为由而实施降职或降薪的决定,然而若出于对员工健康状况的考量,并经与员工充分协商达成共识后,方可实施降职降薪的措施,但同时也需向员工支付相应的赔偿费用。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有关孕期解雇赔偿标准的规定:若被用人单位聘用共计满一年时间则应给予经济补偿,补偿方式为支付该员工一个月工资的两倍。对于处于孕期、产期及哺乳期间的女性员工,除员工自身因严峻不良行为或重大过失导致无法胜任现有岗位之外,均不得由雇主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受到相关影响的员工享有权利选择继续履行原有的劳动合同或者向雇主索取相应的赔偿金。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此类情况有着明确且具体的规定。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关系相关

  • 464次阅读
  • 怀孕女职工被解雇,可申请赔偿:非法解雇的劳动关系赔偿金(双倍经济补偿金),“三期”工资福利待遇,工资与加班工资同发。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一年享一个月工资补偿,六个月以上按一年算,不足半年享半个月工资补偿。哺乳期间被解雇,每满一年可领两个工作日经济赔偿金,其他补偿也需依法落实。
    2024-10-02 1010次阅读
  • 2024.10.05 2107次阅读
  • 390次阅读
  • 在孕妇孕期内,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进行裁员行为。但是,若确实出现法律规定的必须裁员的情况时,对于孕妇的待遇,普遍参照正常员工的标准执行。具体来说,应根据该劳动者实际工龄来计算具体经济赔偿金额,即每增加一年工龄便需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固定薪资作为经济补偿的标准。对于那些从事超过六个月但是未到一年的劳动者,其经济补偿金则将以一个整年计算;至于工龄不足六个月者,将给予当事人半个月固定薪资的经济补偿。
    2024-09-30 1155次阅读
  • 2024.04.24 1731次阅读
  • 383次阅读
  • 对于孕期、产期、哺乳期女性员工被解雇,通常视为严重违反劳务合同。 她们有权要求恢复工作或得到相应赔偿。 赔偿计算如下: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超过六个月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若雇主违法解雇,需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作为赔偿金。
    2024-09-13 831次阅读
  • 2024.05.20 2608次阅读
  • 32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关系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关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