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主动辞职和协商辞职区别是什么

主动辞职和协商辞职区别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27 · 2797人看过
导读:在协商离职时,雇主不一定需要支付经济赔偿,但员工主动离职则无需支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双方协商一致可终止合同,通常由雇主支付经济补偿。具体数额需双方协商。协商解决既快速又便利。但员工主动离职后,雇主无需支付补偿,除特殊情况如工伤。不建议员工主动离职以获补偿,以免失去应得权益。
主动辞职和协商辞职区别是什么

一、主动辞职和协商辞职区别是什么

在商谈后选择离职时,雇主并不必然被要求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

然而,若员工自行提出离职,则雇主一定无需支付经济赔偿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双方能够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可终止雇佣关系,此时通常由雇主向员工支付一定金额的经济补偿。随着与雇员的协商过程逐渐深入,经济补偿的具体数额也将经过双方的共同协议而做出决定。

同时,协商解决问题往往是最为迅速且便利的途径之一。

值得尤其注意的是,虽然法律明文规定,当员工自主选择离职后,雇主无需向其支付任何形式的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但当员工拥有工伤等特殊情况时,则需针对实际情况给予区别对待。因此,我们并不鼓励员工通过自主辞去工作来获得经济补偿,因为这往往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应得的全部补偿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主动辞职要违约金

在劳动者自行申请离职并涉及违反服务期限或竞业限制等相关合约规定的情况下,所造成的用人单位经济损失将需支付违约金。然而,若未能违反上述条款,通常情况下是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第二十五条

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当涉及到协商离职的事宜时,雇主并不一定有责任支付经济赔偿金;然而,如果是员工提出的辞职请求,那么雇主便无需支付任何赔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只要双方能达成一致意见,就能够解除合约,并且通常情况下,雇主应当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关于补偿金额的具体数字,需要由双方进行详细商议决定。通过协商方式处理此类问题不仅高效便捷,而且对双方都有利。但是需要注意,若是员工主动辞去工作,除非存在特殊情况(例如工伤),否则雇主无需支付任何补偿金。因此,我们并不鼓励员工采取主动离职的方式来获取补偿,以免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关系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关系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关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