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工资福利 > 停工留薪期间只发基本工资怎么办

停工留薪期间只发基本工资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25 · 2251人看过
导读:您有权维护停职留薪期间的权益。建议先联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足额支付薪资。若无果,可向法院起诉追求合法权益。若家庭经济紧张,可向社会保障机构申请救助。若问题仍未解决,可咨询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请求依法裁决支付薪资。
停工留薪期间只发基本工资怎么办

一、停工留薪期间只发基本工资怎么办

关于停职留薪期间仅获发底薪的事宜,您有权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权益维护。建议如下:

首先,您可尝试联系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向其投诉该问题,并要求用人单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足额支付您的正常薪资。

其次,若审理无果,您有权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起诉,通过司法途径追求合法权益,要求公司依法履行职责,支付全额工资

此外,若您家庭经济状况因停薪导致紧张,您还可向当地社会保障机构递交相关申请,寻求社会救助或津贴补助,以此弥补工资损失所带来的影响。

最后,若协商仍然无法解决问题,您可以咨询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意见,依据法律规定,请求仲裁机构裁决用人单位依约支付您的正常薪资。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停工留薪期认定标准

在职工遭受工伤之前,若已经在该用人单位连续任职达到了12个月之久,我们将通过对该员工月平均工资的分析来确定其原有的工资标准。如果员工在该单位工作不满12个月,那么他们的原工资标准应基于工资总额乘以实际工作月数再除以12的方式进行计算。

此外,对于在单位工作没满1个月的员工来说,他们的原工资标准将参照劳动合同上约定的每月工资数额为准。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十二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在您处于停职留薪阶段时,您拥有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定权利。我们强烈推荐您首先尝试与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沟通并提出投诉,确保您能得到全额支付的薪酬。倘若该途径未能解决您的问题,您可以考虑向当地的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援助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若由于经济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您也可以向社会保障机构提交相关申请,接受他们提供的救助和支持。如果以上所有措施都无法解决您的困扰,您可以咨询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请求依法裁定工资支付事宜。

网站地图

更多#工资福利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工资福利最新文章

遇到工资福利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