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产侵占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明确规定的侵占罪的司法认定准则及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第一,侵占罪的主体须为一般主体;
第二,从主观层面来看,该种犯罪的行为人必须具备直接故意的心态;
第三,侵犯的客体则系他人财物的合法所有权;
最后,在客观方面,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行为人通过窃取、骗取或其他手段,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将他人委托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失物品或者被掩埋物品非法占有并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同时拒绝归还给受害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二、财产侵占罪的的追诉期是多长时间
自行为完成之日起,刑法对追诉时效进行了明确规定。
所谓追诉时效,是指在法律纠纷中,针对特定犯罪行为实施后,法定期限内若未提出法律追究,则在随后一定时段中,国家公权力机关将无法对该犯罪行为启动法律程序追究责任。
根据中国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经历过以下法定期限后,就不再受到国家公权力机关的追诉:
①对于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轻微罪行,其追诉时效将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递减至五年后;
②对于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中等罪行,其追诉时效将持续十年;
③对于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重罪行,其追诉时效要至少持续十五年;
④对于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极端罪行,其追诉时效将持续二十年。
然而,如果在二十年后,国家公权力机关仍然认为有必要对某项犯罪行为进行追诉,那么他们需要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核准,以获得继续追诉的合法授权。
此外,中国刑法还特别规定,在司法机关已经采取强制措施之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将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同时,如果被害人向有关机关提起诉讼,但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处理,也将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财产侵占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