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诽谤造谣没有证据怎么处理

诽谤造谣没有证据怎么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20 · 1498人看过
导读:为了起诉或报案,我们需要搜集多种证据,包括物品、书面文件、证人证言、受害者陈述、犯罪嫌疑人口供、鉴定意见、勘验笔录以及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所有证据需经核实,确保其真实性,才能作为判断案件事实的依据。
诽谤造谣没有证据怎么处理

一、诽谤造谣没有证据怎么处理

竭力搜集各种有效的证据材料,以便进行起诉或向警方报案。所搜集的证据类型应当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物品资料,即能够证明案件事实存在或者不存在的实物证据;

(2)书面文件,如合同、协议、信件等;

(3)证人证言,即了解案件情况并愿意提供证词的人员的陈述;

(4)受害者陈述,即遭受侵害的当事人对事件过程的描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及辩护,即涉案人员在调查过程中的供述与辩解;

(6)鉴定意见,即由专业机构出具的关于某项事实的科学判断;

(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即对现场、物品、痕迹等进行记录的文字材料;

(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即以录音录像、计算机存储等形式呈现的信息资料。所有证据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查证核实,确认其真实性后,方可作为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二、诽谤造谣毁坏他人名誉是什么意思

蓄意编制并传播虚假信息,以削弱他人的人格形象和社会声誉程度的行为,可以被定义为造谣诽谤,当这种情况达到了严重地步时,便会被视为诽谤罪进行论处,审判依据的量刑标准将依据下列内容执行:判处被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刑罚,抑或是剥夺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在启动诉讼或向警方报案的充分准备中,我们必须全面搜集各类证据,包括实物、书证、证人的口头证词、被害人的陈述、嫌疑人供述、专家人士量刑意见、现场勘查记录及音像视频资料与电子数据等然而,在提交到法庭的所有证据材料之前,务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验证,以确保其可靠性与真实性,然后将它们作为推断对案件是非曲直进行裁判的基本依据

网站地图

更多#名誉毁谤相关

  • 348次阅读
  • 在司法实践中,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单纯的言辞攻击通常不构成诽谤罪,而是可能涉及诬告陷害罪。该罪名要求行为人故意捏造或散布虚假信息,严重损害他人名誉。仅言语攻击不足以定罪,需证明“情节恶劣”,如反复诽谤导致受害者或家属遭受极端情绪反应或自伤行为。
    2024-09-04 992次阅读
  • 2024.07.08 108014次阅读
  • 342次阅读
  • 搜集造谣诽谤罪证据时,需获取诽谤言论记录,如书面、音频、视频资料及社交媒体截屏;证人证言,包括受害者陈述和目击者证词;受害者名誉受损证据,如经济损失和社会评价降低证明;行为人公开承认诽谤行为的记录,如道歉声明或对话承认。这些证据有助于证实侵权行为。
    2024-09-18 1499次阅读
  • 2024.08.05 6170次阅读
  • 323次阅读
  • 在法律层面上,诽谤罪系指恶意编造、传播及散布虚伪事实以损毁他人名誉之行为。此种行为在我国《刑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值得警惕的是,诽谤行为并非仅仅针对个别人士的名誉造成侵害,更可能引发社会公共秩序的混乱。
    2024-09-18 1413次阅读
  • 2024.09.07 1842次阅读
  • 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名誉毁谤最新文章

遇到名誉毁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