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次要责任怎么赔偿

次要责任怎么赔偿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19 · 5604人看过
导读:关于交通事故次要责任赔偿,需明确责任比例后按比赔偿。若双方均为机动车,主责承担70%,次责承担30%;若一方为机动车,一方为非机动车或行人,机动车主责承担80%,非机动车或行人主责承担60%,机动车次责承担40%;若双方均为非机动车或行人,同样按主责70%、次责30%比例赔偿。
次要责任怎么赔偿

一、次要责任怎么赔偿

关于涉及到交通事故次要责任范围内的赔偿问题,必须在明确次要责任所涵盖的具体责任比例之后,依照该比例实行相应的赔偿。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立并且遵守如下相关标准:

1、如果在交通事故中,主次责双方都是机动车辆,那么双方需要根据主责任人(70%)和次责任人(30%)的责任比例来进行赔偿;

2、若出现在主次责双方其中一方是机动车辆,而另外一方是非机动车辆或者行人的场景下,则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a)如果机动车辆被认定为主责,那么它将需负担80%的赔偿责任,而非机动车辆或者行人则需要承担20%的赔偿责任;

(b)反之,如果非机动车辆或者行人被判定为主责,那么它们就需要负责承担60%的赔偿责任;而至于机动车辆,其责任程度相对较轻,只需要承担40%的赔偿责任;

3、最后一种可能性便是在主次责双方中,一个是非机动车辆,另一个是非机动车或者行人,此时同样可以遵循上述规则,即根据主责任人(70%)和次责任人(30%)的责任比例来进行赔偿。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二、次要责任判刑

在涉及交通事故的诉讼案件中,如果事故认定书明确判定了双方的责任划分是以主次之分来界定的,那么当当事人因赔偿问题向法庭提起诉讼时,法院很有可能作出如下判决:将主要责任方的赔偿比例设定为百分之六十至九十之间,而将次要责任方的赔偿比例设定为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十之间。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在涉及到道路交通事故的次要责任赔偿问题上,我们需要首先确定各相关方的责任比例,然后根据此比例进行相应的赔偿举例来说,当肇事双方皆为机动车辆时,那么主要责任方将负责赔偿事故损失的70%,而次要责任方则会承担剩余的30%如果其中至少有一方为非机动车或者行人的话,那么负有交通事故主要责任的机动车辆方将会负担总损失的80%,而非机动车或行人方面则将承担损失的60%,此时的机动车次要责任方所应担负的责任比例则为40%最后,如果肇事双方皆为非机动车或者行人的话,同样按照主要责任方承担70%、次要责任方承担30%的比例来进行赔偿

网站地图

更多#交通事故赔偿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交通事故赔偿最新文章

遇到交通事故赔偿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