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补偿标准 > 征地补偿支付时限规定是什么

征地补偿支付时限规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19 · 1992人看过
导读:征地补偿费用通常在拆迁补偿方案获批后三个月内落实。房屋征收需遵循先补偿、后搬迁原则,即政府在签署拆迁补偿协议后,需一次性全额发放补偿费用,被征用者需在约定期限内完成搬迁。严禁使用暴力、困扰或违法手段强迫搬迁,建设单位也不得介入搬迁活动。
征地补偿支付时限规定是什么

一、征地补偿支付时限规定是什么

根据我国相关法定程序,征地补偿费用通常会在拆迁补偿方案获批之日起的三个月内得到落实。对于各地实施的房屋征收行为,有着明确的法律要求必须做到先支付补偿、再进行搬迁。换言之,对于涉及到房屋征收的政府机构而言,需要在签署拆迁补偿协议后,在正式执行房屋征收动作之前,一次性地全额发放拆迁补偿费用。

此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遵循先补偿、后搬迁的原则,即在市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用者进行补偿之后,被征用者须在约定的搬迁期限内悉数完成搬迁工作。

同时,法令也明确指出,任何单位与个人都不得以暴力、困扰或违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中断供水、供暖、供气、供电以及道路通行)来强迫被征用者进行搬迁,同时严禁建设单位介入到搬迁活动之中。谢谢阅读!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五条

征收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

二、征地补偿是按户补偿还是按人口

在相关补偿政策中,我们并未依据户籍或人头数量作为标准,而是根据被拆毁之宅屋的实际状况来确定其补偿金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宅基地的分配应先考虑村民是否拥有当地常住居民身份,而分配面积则与该户口内的人口数量直接关联。但是,无论哪个家庭都只能被授予一块宅基地,对此类独户家庭而言,能否将宅基地进行分割,以及如何分割,详情均须参照各村委自行公布的统一规定进行操作和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还明确指出,任何涉及土地征用事宜均需给予公平且合理性极高的补偿,以确保遭征地的农民朋友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并且长久的生计有了稳定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拆迁补偿安置事宜在获得相关批准后的三个月之内需予以实施和落实,这是法律上明确规定的法定程序在各类房屋征收过程中,必须遵循“先补偿、后搬迁”的原则,即当政府与被征用者之间达成了拆迁补偿协议之后,国家应该按照协议要求一次性地向被征用人全额支付补偿费用,而被征用者则需要在约定的期限内迅速且毫无疑问地完成搬迁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滋扰以及非法手段来强行迫使他人进行搬迁同时,施工单位也不得以任何理由参与到搬迁活动当中去

网站地图

更多#补偿标准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补偿标准最新文章

遇到补偿标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