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试用期要不要签合同

试用期要不要签合同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19 · 1843人看过
导读:试用期应签订劳动合同,未签需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超过一个月未签,雇主需支付双倍工资。劳动者拒签,雇主可终止关系,不支付赔偿,但需支付实际劳动报酬。未签合同但存在劳动关系,视为事实劳动关系,受法律保护。结束需提前30天通知并赔偿。劳动合同期限可协商,有固定期限的需明确起止日期,试用期亦同。简化操作,一般合同填写少量空格,无固定期限的填写“无固定期限”及起始日期。
试用期要不要签合同

一、试用期要不要签合同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试用期应与劳动者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协议。据我们所知,创建劳动力关系,就理当编写成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

然而,如果已经确立了劳动关系,未在同一时间完成书面劳动合同的修订,应自使用工人之日起一个月的截止日期内进行书面劳动合同的订定。倘若雇佣方从使用工人之日起超过一个月却仍然未能与劳动者签署书面劳动合同,那么雇佣方便需按月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薪酬。换位思考,如果自使用工人之日起一个月之内,经过雇主的正式告知,劳动者仍然未能与雇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雇主便有权向劳动者发出书面通知,宣布终止劳动关系,不必为此支付经济赔偿,但在法律上,雇主仍需向劳动者支付他们实际工作时期的劳动报酬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雇佣双方尚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只要彼此之间存在着劳动关系,那么这种情况便会被视为事实劳动关系,依旧受到法律的保护。而针对这一事实劳动关系的结束,雇主要提前30天向劳动者传达通知并按照法定程序对其进行赔偿补偿。具体而言,劳动合同的期限可由雇佣方与劳动者共同商议决定。合同书中,具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被称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其期限自某年某月某日开始,截止到某年某月某日。

至于试用期,通常为几个月,它自某年某月某日开始,直到某年某月某日为止。劳动者可以与雇佣方协商劳动合同的期限,最终应以双方共同约定的结果为准。为了简化操作过程,一般的劳动合同都会设计得比较范化,只需少量的空格来填写必要内容,而对于那些没有固定期限的合同,只需要在合同期限的空格框内填写“无固定期限”以及合同的起始日期即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第十二条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二、试用期要交五险一金有法律规定吗

试用期内依然需要履行五险一金的缴纳义务。因为试用期本身即属于整个劳动合同期限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不能以此作为理由来拒绝为员工缴纳相关费用。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员工开始工作后的第三十个工作日之内,为其完成社会保险账户以及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手续,并按照法定标准进行五险一金的缴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

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在员工的试用期内,应当依法与之签署相应的劳动合同如若未能及时签订这份合同,则雇主需要在员工开始工作后的第一个月内予以补签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仍未签订,那么雇主就必须向员工支付双倍的工资作为补偿然而,如果是由于员工自身原因拒绝签署合同,那么雇主可以选择终止双方之间的劳务关系,并且无需支付任何形式的赔偿金,但是仍然需要按照实际工作时间向员工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没有正式的书面合同,但是只要存在真实的劳动关系,就会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同样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雇主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并且按照规定格式给予相应的经济赔偿关于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由双方进行协商确定,其中对于具有固定期限的合同,需要明确约定起止日期而对于试用期的规定也同样如此为了方便操作,通常情况下只需填写少量的空白部分即可,对于没有固定期限的合同,只需要填写“无固定期限”以及起始日期即可

网站地图

劳动纠纷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