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法院调解后强制执行后没钱给钱怎么办

法院调解后强制执行后没钱给钱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16 · 2308人看过
导读:法院判决强制执行后,被执行方若无赔偿能力,法院可暂缓执行。待条件解除后,执行程序重启。执行申请者发现被执行方有可供执行财产时,可随时申请,不受时效限制。被执行方不支付且拒绝配合执行,可能面临司法拘留风险。若被执行方缺乏支付能力但遵守法规,则不必拘留。
法院调解后强制执行后没钱给钱怎么办

一、法院调解后强制执行后没钱给钱怎么办

自法院作出判决并决定实施强制执行之后,若被执行方无赔偿能力负担款项时,法院往往会发出暂缓执行的法庭裁决。待停止执行的条件解除后,相关的执行程序便将再次启动。

然而在此期间,执行申请者如发现被执行方出现可供执行之财产,有权随时向法院提出新的执行申请,且无需担忧执行时效方面的规定与限制。倘若被执行方不能支付赔偿款而同时又拒绝配合执行,这类情况将可能导致他们面临司法拘留所面临的风险。但是,当被执行方确实缺乏支付赔偿款的经济能力,但能够依法依规行事,则也不必采取拘留措施予以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五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二、法院调解后对方没履行按时还款怎么处理

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如果经过了人民法院的协调与调解,但对方并未按期偿还所欠款项,您有权依据法院出具的调解书,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请求。在这个过程中,人民法院将依据具体情况,对被执行方的财产进行相应的扣押、冻结、划拨以及变价等处理措施。同时,人民法院在进行上述操作时,其所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和变价的财产,均不得超过被执行人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的范围。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

法院合法采取执行措施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在经过法院裁决并启动强制执行之后,倘若被执行方无法提供赔偿的经济能力,法院可以暂时停止执行相关程序。待其具备履行能力或申请条件得以消除后,再行恢复执行程序。在此过程中,任何申请强制执行者可以随时发现被执行方存在可供执行之资产,均有权向法院提出申请,此项权利不受时效期限的限制。然而,如果被执行方未能按时支付款项并且拒绝积极配合执行工作,那么他们将有可能面临司法拘留的法律风险。但是,如果被执行方确实因为经济困难而无法支付,但却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法规,那么他们就无需承担拘留的后果。

网站地图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