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醉驾取保候审金几天能退

醉驾取保候审金几天能退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13 · 1991人看过
导读: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第73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法律,期满后可凭公安机关出具的“解除取保候审通知书”向银行申请退还保证金。但该法条未明确退还时间,实际操作中受司法机关流程和银行业务影响,退还日期可能不同。为获确切信息,建议直接咨询相关司法机关或银行。
醉驾取保候审金几天能退

一、醉驾取保候审金几天能退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之规定,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内,严格遵守了相关的法律规定,那么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后,便可凭由公安机关出具的“解除取保候审通知书”或其他具有同等效力的法律文件前往银行办理保证金退款手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条款并没有对保证金的退还时间进行明确的规定。因此,具体的退还日期可能会因司法机关的工作流程以及银行的业务安排而有所差异。如需获取更为准确的退还时间信息,建议您直接向相关的司法机关或者银行进行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二、醉驾取保候审有案底

关于醉酒驾驶案件中,取保候审阶段是否具有案底,则需要根据最终的审判结果来判断。在法律意义上的“案底”通常指的是过去犯罪违法行为的记录,而取保候审仅为一项强制性措施。若行为并不构成犯罪,且取保候审期限届满,该行为将得到解除,那么在此过程中并不会产生所谓的“案底”;

然而,一旦经过判决确定了犯罪事实,便会形成相应的案底记录。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对于处于取保候审期间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若严格遵循了法律法规,那么待其刑期届满之时,即可凭借由公安机关开具的“解除取保候审通知书”,前往指定银行请求返还先前所缴纳的保证金。然而,遗憾的是,这条重要的法令却并没有详细地提及具体的退款时间。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司法机关工作流程以及各大银行业务办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具体的退还日期可能会存在差异。为了获取更为准确、详尽的信息,我们强烈建议您直接与相关司法机关或者银行进行沟通与咨询。

网站地图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82次阅读
  • 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第73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法律,期满后可凭公安机关出具的“解除取保候审通知书”向银行申请退还保证金。但该法条未明确退还时间,实际操作中受司法机关流程和银行业务影响,退还日期可能不同。为获确切信息,建议直接咨询相关司法机关或银行。
    2024-09-02 1031次阅读
  • 2024.09.28 1646次阅读
  • 417次阅读
  • 当酒后驾车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并完成所有程序之后,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同时为您解除取保候审状态并全额返还您所缴纳的押金。关于具体的返还时间,可能会受到案件处理进展以及相关部门内部工作流程的影响,因此可能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这通常需要几名工作人员在几个工作日内或者数个月的时间来完成。然而,只要您在取保候审期间严格遵守了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那么您所缴纳的保证金将会被全额无条件地退还给您。
    2024-09-05 1010次阅读
  • 2024.10.08 2003次阅读
  • 318次阅读
  • 在针对醉驾行为所采取的取保候审措施中,并无明确且固定的天数设置。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司法程序中的重要强制手段,然而,其执行期间的上限却不得超越12个月这一法定限制。 至于取保候审期限的确定,需要决策机关在综合评估诸多因素后加以权衡,这些具体包括对保障法庭诉讼活动顺畅进行的需求程度、被取保候审人员的社会危害性评估、案件的性质与情节、可能判处的刑罚轻重以及被取保候审人员的经济状况等等。
    2024-09-03 1170次阅读
  • 2024.09.28 1484次阅读
  • 30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