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刑事拘留不给取保怎么办

刑事拘留不给取保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13 · 1493人看过
导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及辩护律师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若申请后三日内未获批且无合理解释,申请人可要求说明理由,并向上级机关或检察院申诉。如仍不变更,申请人可诉至法院,请求审查并裁决。
刑事拘留不给取保怎么办

一、刑事拘留不给取保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的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实施法律行为时所代表的法定代理人近亲以及辩护律师都有权利申请对强制措施进行更改。倘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在收到该变更强制措施的申请后的三日内未予批准且不能提供给申请人关于驳回的具体原因解释,那么申请人就能够依据此项条款,要求相关机构详细阐述驳回变更强制措施的原由,同时还可向上级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请求对此进行监督与纠正。若相关机构仍坚持不予变更强制措施,申请人则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进行严格审查并做出相应的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二、刑事拘留不给钱会怎么样

刑事拘留系由公安部门针对涉嫌构成犯罪之人群采取的强制性手段,此项举措与其是否支付金钱并无关联。在拘留期间,被拘留者理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充分保障,例如获取法律援助、接受他人的探望等等。

如若因其财务窘迫而无法求助于律师,则可以申请国家提供的法律援助。

根据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当某一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未能委托辩护人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有责任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派遣律师为他们提供辩护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罪犯嫌疑犯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辩护律师都有权利申请更改强制措施。若在提交申请后的三个工作日内,申请未能得到批准并且没有任何合理的解释,申请者是可以要求进行详细说明的,同时也可以向上一级的监管机构或者检察院提出申诉。如果申请仍然未能得到修正,那么申请人就可以将此问题上诉至法院,请求法院进行审查和裁定。

网站地图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384次阅读
  •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能够交纳保证金的,公安、司法机关应当同意。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2024-05-25 1427次阅读
  • 2024.08.19 6997次阅读
  • 391次阅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及辩护律师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若申请后三日内未获批且无合理解释,申请人可要求说明理由,并向上级机关或检察院申诉。如仍不变更,申请人可诉至法院,请求审查并裁决。
    2024-09-06 1030次阅读
  • 2024.10.10 1747次阅读
  • 222次阅读
  • 刑事拘留期间无法申请取保候审的可能性存在多方面的缘由。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司法程序中,取保候审并非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性手段之一,它的适用与否由决定机构综合并考虑众多复杂的因素后作出判断。若决定机构拒绝了当事人的取保候审申请,这可能是由于犯罪嫌疑人所涉及的罪名较为严重,可能面临着有期徒刑以上的严厉处罚,而仅仅通过取保候审的方式难以有效地防止其对社会造成潜在的危害。
    2024-08-16 1081次阅读
  • 2024.02.19 2104次阅读
  • 41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