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人身侵权 > 限制行为能力人年龄法律如何界定

限制行为能力人年龄法律如何界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09 · 2135人看过
导读:法定范围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群包括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和无法全面判断自身行为效果的成年人。但特殊情况下,16至18岁青少年若已稳定通过劳动取得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则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行为能力人年龄法律如何界定

一、限制行为能力人年龄法律如何界定

在法定范围内,被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群包括年满8周岁但尚未成年者;以及那些由于某些原因无法全面判断自身行为效果的成年人士。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16岁至18岁的青少年能够通过自身劳动取得稳定的收入并以此作为主要生计来源,则他们可以被视作拥有充分的民事行为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二、限制行为能力人怎么认定

依法可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主体主要包括两类人群:

首先是年龄在八周岁及以上尚未成年的人士;

其次则是在客观上无法完全辨识自身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

然而,无论属于哪一种类型,这两种人群都将被判定具备有限的民事行为能力。

与此同时,其在法律框架下实行民商事活动时,须得到法定代理人的代理协助或经过法定代理人的明确认可和支持。

《民法典》《民法典》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限制行为能力人年龄法律如何界定”,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人身侵权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人身侵权最新文章

遇到人身侵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