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治安管理 > 语言骚扰犯法吗

语言骚扰犯法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06 · 3049人看过
导读:关于语言骚扰的法律规定,虽未构成刑事犯罪,但需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处罚。若骚扰行为严重,如长期辱骂、恐吓他人,或针对弱势群体造成恶劣影响,或利用地位优势进行性骚扰,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或行政处罚。若达到刑事犯罪标准,如强制猥亵罪,将依法定罪量刑。
语言骚扰犯法吗

一、语言骚扰犯法吗

关于语言骚扰行为的相关法律规定指出,尽管此项行为本身并未达到刑事犯罪的程度,但却应负起相应的民事责任或接受违反行政法规的轻微处罚

然而当骚扰行为严重到某种地步时,便有可能符合我国刑法中针对寻衅滋事罪定罪标准。例如,当针对他人进行长期辱骂或恐吓,予以社会大众恶劣影响的情况出现时;控告者若持有凶器对他人进行辱骂或恐吓的行径;抑或是辱骂和恐吓精神病患者、残疾人、流落街头的乞丐、退休老人、孕妇、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乃至由此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等情景。又如在对方并无意愿的前提下,通过口头或实际行动对他人实施不当言辞或举动,或者是利用地位上的优势对其进行性骚扰,那么这类行为人就必须担起相应的民事责任或必然遭受行政机关的子罚,而对于达到刑事犯罪标准的行为,必将依据我国刑法中的强制猥亵罪进行定罪和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语言骚扰违法

虽然实质性的言语骚扰行为并不构成犯罪行为,但其确有可能引起治安处罚。依据中国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实施言语骚扰的个人或组织,都有可能面临警方所给予的5天以下的拘留或是500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惩罚;而对于那些情节较为严重者,他们则将遭到五天以上十天以下的拘留外加500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语言骚扰犯法吗”,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治安管理相关

  • 426次阅读
  • 在公众场合公然用语言侮辱女性的,是属于违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语言骚扰女性情节严重的,有可能构成猥亵妇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4-06-03 1391次阅读
  • 2024.07.06 1935次阅读
  • 306次阅读
  • 一般而言,言语骚扰虽非刑事犯罪,但应承担民事责任或接受治安处罚。若性质恶劣,如多次恶意辱骂、恐吓引发社会恐慌,或针对弱势群体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精神失常、自杀等后果,则可能触犯寻衅滋事罪,需依法惩处。
    2024-04-29 1233次阅读
  • 2024.06.01 2276次阅读
  • 399次阅读
  • 我国法律目前未针对语言性骚扰设独立罪名。 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害者可向警方报案。 警方将依法调查,对于公然侮辱、诽谤他人的行为,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4-09-18 857次阅读
  • 2024.06.13 3876次阅读
  • 45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治安管理最新文章

遇到治安管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