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个人债务 > 如何判断以借为名被骗的情况

如何判断以借为名被骗的情况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30 · 1880人看过
导读:要识别以借贷为名的诈骗行为,需注意三点: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即企图将贷款据为己有;是否实际实施了诈骗贷款行为;诈骗贷款数额是否达到一定限度。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构成贷款欺诈罪。
如何判断以借为名被骗的情况

一、如何判断以借为名被骗的情况

在对贷款欺诈罪进行法律评价时,其判定标准应从以下几个主要范畴进行详细剖析:

首要的是行为实施者须具备“非法占有目的”,这个含义是指行为人的内心深处存在着将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据为己有的意图;

其次,行为人必须实际施行了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

最后,只有当诈骗贷款的数额达到了一定限度,才能被视为犯罪行为,这是区分此罪行与彼违规行为的关键界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五十条

[贷款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二、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认定构成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应满足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在犯罪主体方面:

作为普通公民,只要达到相应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适格主体;

其次,在犯罪主观方面: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所需要的主观状态是过失的内心态度;

再次,在犯罪客体方面:

本罪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和国家重要的交通设施安全;

最后,在犯罪客观方面:

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以致造成火车、汽车、电车、船只以及航空器等交通工具遭受严重损害,并且给公共交通运输安全带来重大威胁及严重后果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如何判断以借为名被骗的情况”,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个人债务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个人债务最新文章

遇到个人债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